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7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2月景氣燈號呈連4藍 分數再探14年新低 國發會點出要繼續注意這些指標

國發會周一(3/27)公布今年2月景氣對策信號,為持續呈現代表低迷的「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較上月再減1分,續創14年以來新低紀錄。國發會表示,景氣領先指標呈連續4個月上升,同時指標則持續下跌,後續仍須密切關注景氣變化。

日期:2023-03-27

投資理財

升息壓力加劇,市場恐慌氣氛再起!基本面不佳,台股指數偏向震盪整理「看好這產業」

美國2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攀升至 50.2,創8個月來最高,回到榮枯線50之上,主要因服務業的商業活動回升,近期一連串強勁的經濟數據,升高了 Fed 繼續升息的可能性。

日期:2023-02-26

產業時事

經濟成長率8年新低!主計總處下修今年GDP至2.12%...3800億預算用下去可望拉到2.5%

主計總處週三(2/22)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今(2023)年經濟成長率(GDP growth rate)為2.12%(附圖),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台灣出口表現,較先前預估下修0.63個百分點,並創下8年新低。不過,主計總處表示,該預估尚未納入強化經濟韌性和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3800億元特別預算之影響,若該預算全數通過,預估會影響GDP約0.35至0.45個百分點。

日期:2023-02-23

產業時事

美妝、汽車零件都能賣!助逾2000「台灣之光」擴海外通路,阿里巴巴國際站台灣新總座上任還要推「這計畫」

阿里巴巴國際站周二(2/14)宣布,由資深協理陳寶圭升任台灣總經理,同時宣布將投入台幣3600萬元,助台灣中小品牌擴展全球通路。身為台灣人的陳寶圭表示,目前阿里巴巴國際站已協助超過兩千個台灣商家開店,接下來希望再扶持更多「台灣之光」邁向國際。

日期:2023-02-16

投資理財

印刷廠女工50歲提早退休:「0050+00878」定期定額ETF存股4大秘訣,月薪23K也能脫貧致富

編按:作者楊倩琳出生在單親貧困的礦工家庭,為了賺取學費及生活費,15歲到印刷廠當女工,只是高職同學偶然一句話:「楊倩琳你一定考不上大學」誓言考取大學。努力上班存錢去英國留學攻讀碩士,到最後在上海財經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從工廠女工到科技公司營運長,50歲提早退休,成功翻轉人生。

日期:2023-02-13

職場生活

「感動回來了」2023台北國際書展突破50萬人次,回歸疫前盛況…史哲:這是一場盛大的文化重逢

2023年書展人潮滿滿!第31屆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5日圓滿閉幕,回歸新春檔期展開6天閱讀嘉年華會,參觀總人次達50萬5千人次,為2022年的兩倍!總計國內外有33國、470家出版社參與,以十大創新、十大主題展館,匯聚來自國內外790位人氣作家舉行超過800場以上精彩閱讀活動,帶動閱讀多重宇宙,進場人數、買氣及人氣上升,並有眾多貴賓進場購書,表達對出版業的支持。而今年國際媒體及參展單位、專業人士對台灣讀者的熱情迴響也留下深刻印象及肯定,成功為本屆書展諦造新的指標性紀錄。

日期:2023-02-06

產業時事

投資情緒變得超樂觀,是表象還是真樂觀?陶冬:資金吸出美元區,歐股看好、港A股尤其受惠

風險資產市場繼續增加槓桿,投資情緒變樂觀,美元匯率回落,將資金吸出美元區,歐洲股市看好,今年以來,基金更以平均每天10億美元的速度買入新興市場,港A股尤其受惠。上周IMF、美聯準會和歐銀分別對增長前景表達出樂觀態度,從市場到政客對衰退風險的焦慮明顯舒緩。美國第四季度GDP增長好過預期,同時通貨膨脹的壓力在下降,股市憧憬軟著陸,大宗商品價格多數上揚,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石油價格下挫,日本銀行拒絕調整債市干預政策,日圓轉強。

日期:2023-01-29

產業時事

中國要搞計劃經濟?劉鶴否認:人民不會走這條路…今年經濟會好轉,GDP成長率將近6%

去年中國經濟成長寫下 50 年來次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周三(17)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發表致辭,他說,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人民是不會走這條路的」。劉鶴指出,今年中國經濟會整體好轉,成長率達到正常水準,他預估今年進口會明顯增加,企業會增強投資力道,民眾消費也會回歸常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回到接近6%水準。以下為劉鶴演講全文:

日期:2023-01-18

產業時事

全球化已死?台灣的貿易新局

去年受疫情、地緣政治與大國博弈等因素影響,全球經貿掀起腥風血雨,也是全球化之死的轉折。未來若美中晶片戰爭愈演愈烈,勢必衝擊台灣的外貿,因此出口市場如何無痛移轉,將是重大課題。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3520畝大面積栽種、純淨雪水灌溉,1名台商如何扭轉台灣食安形象?從製鞋到枸杞田的斜槓故事

蘇恒賢與友人在中國柴達木盆地,擁有栽種面積最大、施以有機農肥的枸杞田;他為此創立摩奇坊切入包裝食品市場,是一位台商希望扭轉台灣食安形象的創業故事。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