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6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410產業個股追蹤:受惠於各國政府政策加持+缺料可望逐步緩解+成本轉嫁得宜=獲利將迎向陽光的族群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10

產業時事

工總通過王文淵請辭案 苗豐強將接掌理事長、蔡練生自請退休轉任顧問

全國工業總會今(8)日上午召開臨時理監事會,於會中通過理事長王文淵請辭案,同時透過補選機制,通過由現任副理事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接任理事長職務,並強調理監事們對苗豐強「一致推崇,不二人選。」

日期:2022-04-08

財經時事

長榮大阿哥說話了 回擊鄭深池「長輩、遺族」之說似有未妥:昨天選出的董事長不姓張,不信他會比柯麗卿適任

長榮的經營權之爭尚未落幕,昨(6)日長榮國際舉行董事會,最後由張榮發女婿、兆豐金前董座鄭深池當選董事長,稍晚,鄭深池也發出聲明稿表示,他是受到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大部分遺族委託,出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希望藉由長輩的身份,提供平台讓張家四兄弟放棄成見,誠心相待,共謀圓滿解決之道,達到創辦人期望兄弟團結的遺願。

日期:2022-04-07

財經時事

年輕人最愛前10工作曝光!第1名從沒人敢應徵,到現在狂吸30歲以下族群挑戰…薪水平均可達6.7萬

常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面臨低薪困境,想拿高薪根本天方夜譚。不過,調查顯示,年輕人薪資較高的多為最近3年「求職年輕化」的代表職務,其中,媒體出版主管一職,從3年前沒有年輕人敢應徵,至今每100位就有31位不滿30歲,平均月薪可達6.7萬元。

日期:2022-03-16

投資理財

台積電被誤列「MSCI這指數」、竟淪為中概股暴跌人質!恐怖的是「無謂賣壓還會源源不絕」

2021年3月,華爾街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對沖基金「爆倉」事件,由韓國經理人Bill Huang創辦的紐約對沖基金公司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因為持有中概股股價大跌,遭到提供融資的投資銀行斷頭、強迫平倉。

日期:2022-03-16

投資理財

退休存0050最安心?俄羅斯股市大跌,戰鬥民族悲慘下場給投資人的3個教訓

因為一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導致了西方對俄羅斯祭出嚴厲的金融與經濟制裁,俄羅斯股市迅速下跌並停止交易,讓投資人根本來不及反應,想及時抽身都沒有辦法,只能等待股市重新交易之後看是否能夠順利賣出,至於虧損多少已經不是重點了。

日期:2022-03-07

產業時事

郭董回應了!「缺電非部長一人之罪,也非台電一家公司之責」 防疫有指揮官 能源更需要跨部會指揮官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下午發出臉書文章,回應昨天全台大停電後,大家瘋傳他12月警告台灣2022年可能大缺電是未卜先知的說法。郭董提出四點看法:第一,台灣能源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單憑經濟部要折衝複雜議題,任何人都沒辦法做好。防疫需要指揮官,能源也需要跨部會的指揮官。第二,台灣有面臨缺電的挑戰,面對挑戰要預做準備,而非落於擁核反核、擁藻礁反藻礁之爭。若台灣具備各種電力來源,備而不用但電力充足,經濟民生可能更加欣欣向榮,彼此有加乘效果。第三,執政者不應該只考慮這個任期或下一個任期,而是提出支持台灣長遠發展的能源政策,訂定轉型期的因應策略、轉型痛苦的備案,或提出轉型不如預期的其它方案與準備。第四,建議政府舉辦提高層級的能源會議,責成跨部會足夠有權的能源指揮官,對以上的問題深入檢討,提出方案。

日期:2022-03-04

【黃豐凱】小資斜槓雙週報

【黃豐凱】20220222小資斜槓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13

投資理財

電池、顯卡有望獲利再拉高 成長股贏家點名「這7檔趨勢股」:拉回時可逢低布局

展望虎年,趨勢成長股贏家艾致富認為,今年是上市櫃獲利緩增長、股價波動加劇的一年,掌握趨勢題材成長股,將可望大幅提高獲利績效。在大盤指數方面,高低點可望在二萬五百點至一萬五千點間震盪,高、低點各落在第二季與第三季,理由是:雖然市場仍持續擔憂聯準會升息等不確定因素,但上半年資金較充沛,台股依舊有本夢比行情可期,指數或將持續在懷疑中成長。

日期:2022-01-26

【黃豐凱】小資斜槓雙週報

【黃豐凱】20220121小資斜槓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