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借款前,存百萬放銀行當VIP過時了!房貸想要拿到最高成數,銀行不會告訴你的4個放款細節

見樂威說得頭頭是道,明年準備買婚房的同學B也忍不住丟出堆在心裡的一大串問題,「那怎麼做才能有比較好的成數?」「你有推薦的銀行嗎?」「經營認識的放款專員有沒有用?」

日期:2022-04-07

產業時事

上海封控比深圳封城更嚴重! 台廠出不了貨 海運4月中更可能塞港 但為何對航海王業績是「短空長多」?

3月28日,上海浦東率先實施封控,5日後再由浦西接棒管制,這座擁有全球最大港口的城市幾乎停擺,台廠即便生產無虞,接下來恐怕也得面對出貨的挑戰……。

日期:2022-04-06

職場生活

要健康就要動 找對方法鍛鍊肌群很關鍵 不幸傷筋錯骨?中醫靠養護緩解有方

常聽到一句話:「要活就要動」,有規律運動的人不僅擁有透亮皮膚、挺拔體態外,個性也較開朗。但要如何動得安全又健康?運動前的拉筋暖身很重要,睡眠充足也能減少運動猝死的發生率。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他一路辦阿扁女婿、孫道存、胡洪九,從檢察官跳升金管會高官,卻又為何跑去當菜鳥律師?

前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選擇在律政職涯的最後10年,為自己補上最後一塊拼圖—執業當律師。因辦過多起大案而聲名鵲起的他,如何在財經法界再下一城,外界都很期待。

日期:2022-03-19

產業時事

獨家揭露》 新聞干預還是公司治理疑雲?鏡電視董事長被解任幕後三大爭議,裴偉親回應

2023/12/8 編按:多家媒體以及鏡電視前股東、智邦科技前董座黃安捷,曾質疑並報導鏡電視疑找中資解決財務問題,記者以及黃安捷均遭鏡電視和裴偉提告誹謗,不過週五(12/8)台北地檢署以媒體質疑鏡電視疑有「中資」介入,並非空穴來風,報導未逾越合理評論,因此對記者以及黃安捷均不起訴。針對鏡電視濫行告訴遭北檢駁回,前智邦科技董事長黃安捷聲明如下:自鏡電視弊案於2022年3月爆發迄今,面對著「掌握國家機器的權力者」與「利用媒體斂財的詐騙犯」兩者相互勾結的共犯結構,過去這一年多來,本人有著深深的心痛與憤怒。裴偉違法自鏡電視攫取不法利益是事實;鏡電視原始股東違法賣股是事實;政治黑手介入鏡電視是事實;鏡電視早已違反許可處分的附款,也是事實;面對這些違法濫權的亂象,NCC秉持上意執意包庇,更是事實。這也是為何前董事長陳建平直指,鏡電視早已淪為臭不可聞的政治弊案。今天,臺北地檢署針對鏡電視對本人所提起的濫行告訴作出不起訴處分,獲悉後,本人毫無喜悅之情。因為我知道,正義根本尚未伸張,違法亂紀之徒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制裁。本人要嚴正地請教法務部與檢調:針對鏡電視醜聞所涉及的諸多弊案,到底何時才要認真偵辦?到底還要擺爛多久?本人誠懇地呼籲,掌握權力的高層,你們難道不知道為特定政媒權貴集團的包庇與縱容,已經深深地重創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更讓台灣的民主法治因而蒙塵。作為一位長期支持臺灣民主的老兵,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提出懇切的呼籲,請找回你們的初衷與良心。事實上,在《鏡週刊》傳出有財務黑洞之前,同樣由裴偉擔任過董事長的《鏡電視》也傳出2年就燒掉逾13億元,且股東詬病裴偉在位期間處理設備採購、移轉員工人事費、自領顧問費等帳目不清。《鏡電視》自申設遞件開始就爭議不斷,《今周刊》在2022年3月也獨家揭露《鏡電視》時任董事長陳建平閃電「被解任」的內幕。

日期:2022-03-09

未來,一直在進步

產研攜手 推動食品產業鏈升級 食品所創新質地技術 即時性餐食口感大躍進

走進賣場或超商,拿起架上飯糰、麵飯類等即食性餐食,外包裝上除了標示食材成分,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看不懂的添加物名稱,是否影響你的購買意願?在消費者健康意識抬頭下,市面上出現標榜少添加,口感依然良好的食品,其幕後研發功臣即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團隊。

日期:2022-03-07

投資理財

曾被朋友奚落,根本沒有追求報酬率極大化!施昇輝用超過13年持有0050、0056印證:高點這樣做才實際

台股表現尚稱穩健,不過盤勢大多還是在多空拉鋸,高檔盤整之際,投資人不妨慢下腳步,自我充電。《今周刊》介紹近3個月內出版的3本投資新書,包含ETF、存股與投資騙局的故事,趁228連假,投資人也可以翻閱幾本好書,重新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2-02-23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再炸46例》過年禁內用、家人不能同桌?多條傳播鏈找嘸來源「升三級快了」?陳時中吐真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9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由於多起本土確診是在同餐廳用餐時被感染,並沒有「共桌」近距離接觸,是否要禁止內用防止「西堤事件」重現?另外,目前還有多少條不明傳播鏈無法掌握,是否達到升三級條件?指揮官陳時中在今天的記者會上也詳細解釋台灣疫情現狀。

日期:2022-01-26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坦言:社區中有漏網之魚 疫情失控如「獅子王」翻版?專家警示:小心「這群人」最容易突破防線傳染…

桃機延伸社區群聚感染至今,本土已有123人染疫,確診個案一路從機場燒到銀行、學校與傳統市場,並在5縣市多點爆發,本土傳播鏈初判至少就有6條Omicron傳播鍊。由於仍有多起不明感染源待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就坦言,社區中仍有確診的漏網之魚。然而,台灣篩檢策略仍以追查確診傳播鏈為主,並仰賴民眾有症狀自行至醫療院所篩檢,以防守為主的防疫策略,真能有效圍堵Omicron病毒在本土擴散?

日期:2022-01-19

投資理財

春節休市11天 可以抱股過年嗎? 專家挑出富邦金等五檔 原因「這兩個」

農曆年長假將至,今年農曆年股市休市長達11天,很多投資人都在煩惱要不要抱股?抱什麼股過年?專家從兩個角度分析並精選5檔好股,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