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8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黑松變貴了!3/1起熱門5品項全漲,沙士、FIN、C&C...「這2款」漲25%無敵多,最新價格一次看

由於原料、包裝、運輸和人事成本上漲,國內知名飲料大廠黑松(1234)週五(2/16)公告漲價消息,將於3/1起,針對部分品項進行價格調整。黑松強調,本次調漲價格之飲品均為10至20年未曾調價之商品。成立邁向99年的黑松,於2023年底召開法說會,說明飲料本業成長近1成、酒類事業年成長14%,前11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8.1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日期:2024-02-16

投資理財

美股道瓊暴跌524點,去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台積電ADR也跌逾2%!通膨降不下來,Fed降息可能沒這麽快?

美股周二 (13 日) 暴跌,道瓊指數出現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主要原因是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此前通膨報告超出預期,讓聯準會更快、更激進降息周期的預期降溫。

日期:2024-02-14

產業時事

罷免案再來!醫師兼當里長伯,挨轟是「幽靈」...王子林喊委屈:1人當選、全家都在服務了

桃園市選舉委員會昨於官網貼出「桃園市中壢區石頭里第3屆里長王子林罷免案宣告成立」,公文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81條、第83條第2項及同法施行細則第49條第2項。王子林表示,對於罷免案成立感到錯愕,他雖非專職里長,但除自己服務外,家人均共同投入里政服務,原先仍聘任前里長劉柏成擔任辦公室主任協助服務,卻引起諸多爭端,已請律師協助。劉柏成今回應,為了不影響民主程序的推動,縱使有汙衊本人之事,都不做回應,靜待民主結果。

日期:2024-02-06

投資理財

人行今降準放水4.4兆、A股仍逾千家跌停,5000檔下跌!市值較高點蒸發62兆,恐慌要到何時?

今周刊編按: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周一(2/5)降準2碼、放水1兆元人民幣(約4.4兆元台幣),但A股依舊開低走低,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跌幅一度高輟3%,與滬指一同同創近期低點,早盤滬深京三市僅100餘股上漲,5200多家下跌,超過1000家掛牌公司跌停。陸股持續崩跌,市值與2021年最高點相比,已跌掉超過6成、蒸發近2兆美元(約62.8兆台幣),而中國A股持續大跌,美國駐中大使館微博湧入超過14萬則不滿留言,就算人行出手放水,市場恐慌情緒仍高張。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合庫金設首席經濟學家「公股首見」!徐千婷出身央行重返金融圈,董瑞斌為何找她?

民營金控設置總體經濟的首席經濟學家行之有年,但公股金控這裡一直付之闕如,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合庫金控率公股金控之先設置首席經濟學家,並且已延攬前華南金控副總徐千婷出任;此外,合庫金也將轉投資設置合庫投顧,由徐千婷出任合庫投顧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Meta股價暴衝逾20%,創美股史上最大單日市值增幅!祖克柏「身價超過比爾蓋茲」,估年收入將破這數字

在社群網站龍頭 Meta 公布優異的財報與財測後, Meta 週五股價狂飆 20%,這為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帶來了約 280 億美元的帳面意外之財,祖克柏淨資產現已達到 1,650 億美元,比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茲更為富有。

日期:2024-02-03

產業時事

蘋果遭巴克萊降評:iPhone 15需求令人失望!台積電、友達、鴻海…蘋概股會有這麼慘?

巴克萊(Barclays)發布報告表示,iPhone 15需求令人失望,尤其是中國和已開發市場,這成為iPhone 16和其他硬體裝置的銷售警訊,因此將蘋果股票評等從「中性」調降至「減持」,12個月目標價由161美元下修至160美元。最新目標價比蘋果目前股價低了14.6%。

日期:2024-01-04

產業時事

蘋果在中國市場「買保險」 iPhone代工版圖洗牌? 把昆山廠控制權賣給立訊 和碩策略曝光

iPhone代工二哥和碩,在二○二三年結束之際拋出震撼彈,宣布為iPhone代工廠區之一的昆山廠引入立訊資金、「喪失控制力」。究竟發生什麼事?

日期:2024-01-03

投資理財

2024台股能上兩萬點?電子五哥還是我大哥?分析師看好這幾類股,台幣升值「有利指數持續走揚」

美國S&P/CS 10 月份房價指數年增4.8%,創下今年今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也高於9月的同比4.0%增長,環比呈現連續九個月上漲,12月23日當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21.8萬人高於預期21萬人,顯示出就業市場在第四季持續降溫。對於聯準會明年3月將開始降息的樂觀預期,加上看好AI商機之下,由大型科技股帶領美股主要指數持續走高。

日期:2023-12-31

產業時事

壽險業又陷災情…台幣急升單月匯損苦吞1700億、全年獲利恐不到千億!為何動用避險工具還這麼慘?

新台幣年底強勢升值,壽險業避不避險都「很痛」。據保險局統計,11月壽險若不收回外匯準備金,外匯損失(含避險工具成本、避險利益及兌換損失)達1,709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用衍生性商品避險的成本達329億元,亦創新高,前11月壽險已花3,233億元在避險工具,亦創史上新高。

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