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在哪?學習中國還是學習美國,央行電子幣往何去?

自中國元朝皇帝(大汗)以造紙科技取代金屬幣在貨幣的壟斷地位,八百年間「紙鈔=現金」這種升級版的貨幣概念獲得全球化傳播,形式亦少有改變。這讓我們想到【馬可波羅遊記】裡面的威尼斯大商人,對於「紙鈔」這項創新他提到:「大汗命人將桑樹的皮剝下,弄成漿糊制成紙,當作銀幣與金幣。官員在每張紙做的幣上蓋章,紙幣就這樣取得了貨幣的權力,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使用。」

日期:2022-07-18

產業時事

日圓還會繼續貶?安倍遇刺未必影響日本央行政策 但投資人得留意3件事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上周五遇刺身亡,由於安倍向來被視為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貨幣寬鬆政策的強力支持者,如今安倍過世,日本央行的政策方向,有無可能「由鴿轉鷹」,進而影響日圓匯率變化?已成市場關切焦點。

日期:2022-07-11

產業時事

安倍最大政績讓日本擺脫15年通縮困境,為何他遇刺身亡,日圓急漲?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引發市場對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失去支持的疑慮,資金大舉避險資產,今年來走勢疲軟的日圓匯價隨即急升0.5%,市場專家認為,這個事件後續政治與財經效應仍待觀察,但短期內肯定會影響日圓的走勢。

日期:2022-07-08

投資理財

以前是銀行錢儘量借,現在是一毛都不給銀行賺!為什麼有錢人會想捧著現金去購買數億元豪宅?

近兩年來沒隔多久就會有現金買豪宅的新聞出現,而且都是數億元的豪宅,讓市井小民看了真是羨慕,但是市場就有好事者不免會懷疑說,為什麼要用現金購屋呢?真的是錢太多嗎?難道這些購屋錢都是乾乾淨淨的嗎?其中會不會是有人是在洗錢呢?

日期:2022-07-07

產業時事

升息打通膨愈打愈糟 薪水凍漲引爆罷工潮 經濟衰退序曲 英國率先淪為「滯脹國」 ?

英國五月CPI年增九.一%,物價壓力引發鐵路罷工潮,且正醞釀擴散至其他產業,加上經濟衰退雜音,英國經濟逐漸邁入「停滯性通膨」,這也成為強生政府潛在執政危機。

日期:2022-07-06

投資理財

全球經濟真的不妙?陶冬:美股上半年52年來最慘,美國製造業衰退已經在路上了

「衰退交易」繼續主導著風險資產市場,亞特蘭大聯儲編製的GDPNow顯示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可能收縮2.1%,ISM數據也非常糟糕,聯準會劇烈的政策轉換正在毒化商業氣氛,市場擔心全球性經濟衰退。

日期:2022-07-03

產業時事

台股6月暴跌1982點、破萬五創1年半新低!國安基金操盤手說話了…

編按: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鷹派言論,升息和經濟衰退擔憂揮之不去,美股週三 (6/29 ) 大多收低,但台股投資人信心不足,週四開盤直接下探萬五關卡,終場指數下殺414.4點,收14825.73點今日最低點,創近1年半新低,6月指數暴跌1982點。權值股台積電(2330)也再創波段新低476元,下跌15元,航運、金融、電子、鋼鐵類股齊頭下殺。國安基金執行秘書、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台股走勢主要與國際連動,今天確實跌幅比較深,但相較其他國家,表現還是比較好,目前基本面良好市場也沒失序,會持續密切觀察再看個幾天,不排除召開臨時會。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各國央行該如何抑制通膨 降低總經變數? 「全球央行導師」泰勒:從規則導向的貨幣政策做起

通貨膨脹儼然成為全世界大敵,各國央行莫不嚴陣以待,美國聯準會6月一口氣升息三碼更被市場稱為「暴力升息」,但下半年美國升息腳步不停歇,最快7月可能再度出手。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是貨幣政策「泰勒規則」的發明人,也有「全球央行導師」稱號。他今(29)日以「通膨與疫情變局下全球總經趨勢」為題,在《今周刊》2022「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做專題演講。泰勒認為,從2020年疫情開始至今,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央行政策一再變化,兩年有時是甚至沒了章法。為了因應通膨升溫、經濟衰退風險、疫情及烏克蘭戰事等多重變數影響,他建議各國央行要以規則為基準,奉行以規則導向的貨幣政策,才有可能有效抑制通膨威脅。

日期:2022-06-29

產業時事

升息不同階段,如何影響股市漲跌?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張真卿:3檔金控股年底可望受惠

理論上來說,聯準會升息,對股市會造成一定的利空影響,但實際上聯準會升息對股市的影響,會因為利率和股市的位階,而有不同的影響。理論是在升息前,因為預期心理,會造成股價大漲大跌。升息初期,利率還是很低,資金還是很便宜,股市反而會上漲。升息末期,利率拉高,資金不再便宜,景氣無法持續再成長,此時股價出現下跌的現象。

日期:2022-06-27

保險稅制

選股策略 連踩俄債、升息、防疫保單三個坑進場點浮現? 存股族最愛 壽險金控隱含價值大掃描

保險股在國內金融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存股族的最愛,今年雖因利空不斷而重挫,但若回歸投資價值,仍有值得布局的方向。

日期: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