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揭密聯亞生技》70歲王長怡人脈、金脈驚人號召力!旗下興櫃聯亞藥股價30元衝220元,一文解讀投資人沒看清的真相

2021.8.16編按:聯亞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未通過,食藥署指出,聯亞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性可接受,具細胞免疫反應趨勢,惟中和抗體數據與國人接種AZ疫苗外部對照組的中和抗體數據相比,未能達到食藥署所訂定的2項國產疫苗EUA療效評估基準。與會22位專家,除了主席不參與投票外,21人投票結果為4人補件再議,17人不同意通過,建議不予核准專案製造。此外,聯亞公司已規劃於印度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究竟聯亞集團背後真正的面貌為何...?核心的靈魂人物王長怡,她又是誰?以下為今周1280期封面故事獨家揭密:

日期:2021-06-30

投資理財

申報扶養 聰明節稅

強哥去年升遷又加薪,搭配華南銀行的目標理財帳戶,讓他養成嚴謹理財的好紀律,他概算所得淨額後發現,今年報稅的稅率可能由20%攀升至30%,讓他很希望能增加扶養親屬人數來提高免稅額,因而想進一步了解關於扶養申報等相關問題。

日期:2021-06-29

投資理財

58歲父打零工維生,卻因3子有房無法申請低收入戶補助...養兒不一定防老!律師解惑7大扶養問題

扶養,最根本來自於人性自然而然的親子(屬)照顧行為,從道德層面來看比較是責任義務。而從法律層面來看呢?民法當中對於這樣的行為有怎樣的規範呢?本次邀請施雅馨律師撰文從案例解析來跟大家談談扶養費這件事情。

日期:2021-06-13

產業時事

攤商送肉、房東免租,疫情害收入減8成他卻感到更溫暖...一個台灣女婿嘆:中國都沒見過的,我卻在台灣都看到了

他是楊波,46歲,5年前認識了台灣女孩,女孩成了老婆,他靠著臉皮厚把太太娶到手,「我太太對我一開始沒意思,我對他一見鍾情,男生嘛就臉皮厚,我就追啊,我們就結婚了。」

日期:2021-06-02

產業時事

台企銀董座下台 問題不在遠向案送檢調 財政部罕發聲明 解析黃博怡「准辭」內情

公股行庫爆發新一波人事大地震,最受矚目的是接連踩雷、受潤寅案與遠向案呆帳拖累的台企銀,行政院為何選在此時撤掉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大位? 其幕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藏內幕?

日期:2021-04-21

產業時事

負債600億卻蓋出101大樓華麗翻身!「地表最強還債阿嬤」生活低調,身價百億仍開Toyota

近日,高齡103歲、人稱「東元阿嬤」的林明穱,發出公開信力挺爭奪董事長大位的長孫黃育仁,為東元這場父子相爭的董監事改選大戰投下震撼彈,由於這位號稱地表最強的百歲阿嬤縱使退休,仍具有實質影響力,散戶及創始股東站在黃育仁一方的機會大增,阿嬤一出手,身為女婿的東元董事長黃茂雄恐將在這場父子相爭中失利。

日期:2021-04-14

財經時事

林郭文艷時代大同治理亂象曝光 花所有股東的錢,只為保全自己的經營權…

大同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纏鬥,自2016年開打,4年多來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攻防中彼此都付出龐大金錢與名譽受損等慘痛代價,最後終於在去年10月的股東臨時會分出勝負,由市場派正式取得這家百年老店的經營大權。

日期:2021-04-08

產業時事

病主法兩週年 想「真普及」先解決三門檻

《病主法》上路兩年,效果不如預期,諮商費用、門診量能與親屬陪同都是門檻。為降低醫療資源浪費,政府可考慮彈性補助、協助醫院主動接觸病患,推廣病人自主概念。

日期:2021-03-31

投資理財

東元經營權風暴》東元阿嬤林明穱發公開信 挺黃育仁任董事長、籲黃茂雄「做好丈夫角色」

今年3月曾發公開信、力挺外孫黃育仁的東元阿嬤林明穱辭世,享嵩壽103歲。被東元電機員工暱稱「東元阿嬤」的林明穱是東元創始股東林波士的妹妹,也是日前辭去董事職務黃茂雄的岳母,長期被視為是東元的精神象徵。今年3月黃育仁和父親黃茂雄因為競逐東元董事長一職而槓上,登上了新聞版面。林明穱曾經發出公開信力挺外孫。林明穱說,她把家族的股份交給女兒,同時把東元的主導權交給女婿黃茂雄,這些年來,對股權的運用並不知情,雖然黃茂雄名義上退休,但仍在董事會和他的代理人指揮大局。林明穱在信中呼籲黃茂雄,應該將東元放手給懂技術的年輕人,並且全力照顧好失智的妻子。筆觸細膩,令人感動。以下就是今年3月林明穱發給黃茂雄的報導及公開信:

日期:2021-03-25

產業時事

大同林郭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拼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2018年,《公司法》修法,納入強化股東權益的「大同條款」。2019年,「股東行動主義」開始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新風潮。2020年10月21日,大同經營權變天。隔日證交所立即發函大同,質疑公司過去的部分費用異常飆高;大同新團隊主動擴大查核,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相關法律責任」。除了「新團隊揭發過去隱藏亂象」之外,在股東行動主義風起雲湧的這1年,公司小股東、內部員工對經營者的監督行動愈趨積極,本刊亦陸續接獲相關檢舉投訴⋯⋯。從大同的調查,以及我們對一封封檢舉信的查證,過往未被看見的公司治理荒謬亂象,開始陸續現形。這不是翻舊帳!這些被傷害的股東權益應該被平復,至少,接受法律調查。裡面怪奇甚至荒謬的情節、招式,過去未被看見,現在應該被掀開,接受更透明的檢視、討論,以及制度補強。公司治理的進步,是從正視每一家公司治理的痕跡開始。

日期: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