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品味人生

乳房有硬塊別忌諱就醫!及早治療成效好

台北一名88歲的女性,有心臟病和糖尿病的病史,一年多前已經摸到右側乳房有一個硬塊,就醫後發現硬塊超過4公分,醫師高度懷疑其為乳房惡性腫瘤。

日期:2018-08-24

品味人生

在家休息也會心肌梗塞?醫師:胸悶、胸痛4大症狀恐是前兆

63歲吳先生有高血壓,某天假日他在家休息,不料下午四點左右,突然開始覺得身體不適、胸悶、胸痛、冒冷汗、感覺無法呼吸,家人立即將他送醫,確診是心肌梗塞!

日期:2019-10-18

品味人生

脖子出現莫名腫塊,診斷後竟是第四期口腔癌!醫師:出現以下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脖子出現莫名腫塊,按壓不會痛反而更該注意!住在南投的50歲王先生右側脖子出現2cm腫塊,本以為是發炎,結果卻意外地診斷出第四期口腔癌。

日期:2019-07-22

財經時事

王世堅談葉克膜砲轟柯P 台大醫生當場打臉

台北市長柯文哲再陷活摘器官爭議,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昨(4)日上政論節目時大談葉克膜,將矛頭指向柯文哲,說其在台大醫院任職期間,使用葉克膜數量過多「醫術跟醫德有問題」,但因舉出的數據年代久遠,被一旁的台大外科醫師洪浩雲狂電,王世堅最後表情僵硬,閉嘴不回話,讓鄉民留言表示:「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笑死!」

日期:2018-10-05

品味人生

二氧化氮好毒 空汙易致乳癌

PM2.5是一級致癌物,近年熱烈受到討論,其實二氧化氮也會致癌,更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國外研究發現,當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也隨之上升。醫師建議,30歲以上女性,每年應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日期:2015-12-07

職場生活

癌症真相系列》「攝護腺癌遲早成男性癌症第一名!」泌尿權威邱文祥:50歲後必做一件事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日期:2023-07-04

職場生活

針對影像可見頑強病灶 所需治療次數較少 癌症新剋星 重粒子擊殺腫瘤更精準

重粒子被視為「癌症新剋星」,國內第一家重粒子治療中心將於五月中正式收治病人。何種癌症適合重粒子治療? 與質子治療及光子治療有何差別?

日期:2023-03-15

職場生活

「達文西」開刀 傷口小、術後復原快? 手術有機器手臂助陣 醫師解析優缺

達文西機器手臂似乎成為各家醫院開刀房的標配,但它真的符合眾多外科手術的適應症嗎?而病患為此花了更多錢在治療疾病上,是否能獲得更好的治癒效果?

日期:2022-12-28

職場生活

大腸直腸癌台灣發生率第一名!名醫揭專業預防方式:這幾種食物少吃為妙

「大腸直腸癌」目前在台灣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饒樹文/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日期:2022-08-22

名醫教你看懂健檢的眉眉角角

貴不等於好!該怎麼做健檢?全台排最久的健檢掌門人這麼說

「不好意思,我們現在預約健檢要等一年!」

日期: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