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嘉義|農工大縣 正在實現

房價所得比全台最低 購屋天堂成家不是夢

高房價讓居住正義淪為天邊一朵雲,但年輕人可別急著躺平放棄,嘉義縣房價所得比僅5.62倍,房貸負擔率低於30%,購屋壓力全台最低,加上縣府積極推動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與環境,搭配中央與地方推出社會住宅、青年住宅與租金補貼等多元青年安居方案,讓「回嘉」成家立業不是夢。

日期:2022-08-04

產業時事

解放軍「鎖台海空3天」實彈軍演,油氣恐被斷?中油:「這地方」被掐住運補才會出問題

裴洛西週二專機一抵台,解放軍即宣布將在8/4 12時至8/7 12時,在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等海域和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根據解放軍實彈軍演範圍圖來看,此舉形同封鎖台灣3天,恫嚇程度不輸96年飛彈危機。對於解放軍解環島「封鎖式」軍演,是否影響台灣的能源供應?中油表示,保持密切觀察,油輪、汽船運補如果受阻,已擬定因應措施。經濟部則表示,中油儲油天數有40天,政府與民間合計儲油有146天,供應無虞,燃煤存量約30天,天然氣則為10到11天,不過存量都足夠國內使用。至於這幾日是否還有油氣船到港,中油未證實,但強調已對此準備因應措施,一定可以確保供氣無虞。中油表示,除非解放軍封鎖台灣海峽,否則對油氣運補影響還好。雖然高雄外海軍演區離港口很近,但中油船隻可以繞道進港,會多花點時間,不至於受阻。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千億產業投資吸引青年回嘉 翻轉南台灣科技廊道新軸心

提起嘉義縣,許多人恐怕還停留在農業大縣、台灣糧倉印象,忽略它位處西部科技廊道軸線中心戰略位置,往北1小時可抵台中,往南半小時串連台南科學園區,豐沛土地存量,12個工業園區,成中美貿易戰後、台商鮭魚返鄉設廠首選,近千億元產業投資計畫,吸引青年回「嘉」,泱泱大縣正急起直追脫胎換骨。

日期:2022-07-29

產業時事

電費、原物料設備齊漲 南亞科:第三季較挑戰

南亞科(2408)今召開第二季法說會前記者說明會,總經理李培瑛指出,由於電費漲價高於預期、封城與戰爭影響,往年是旺季的第三季,今年會面臨較多挑戰。

日期:2022-07-11

產業時事

70年來最嚴重金融危機!斯里蘭卡宣告「破產」 數百萬人沒錢買油買糧...警民衝突一觸即發

斯里蘭卡近日深陷數十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數百萬人買不到食物、藥品和燃料,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5日對國會宣布「國家破產」。

日期:2022-07-06

產業時事

全球充電樁建置引爆商機 ——兼論線材廠良維

隨著燃油車朝向電動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電動車商機快速引爆,不只車廠引進電動車熱賣,充電設備與系統也吸引各路業者加入搶食充電財的大餅。

日期:2022-06-29

財經時事

沒觀光客被重擊,晶華不裁員不減薪、年終傲視同業:員工人人都斜槓「經營IG都當自己事業做」

一場疫情讓觀光客頓時銳減,衝擊各大旅宿業者,去年台灣三級警戒,更讓飯店面臨3個月沒有客人的困境。不過,台北晶華酒店在疫情爆發之初,率先喊出不減薪、不裁員,推出美食電商平台,如今,不只成為全台經營最好的飯店美食平台,晶華依舊穩坐去年全台飯店營收王寶座、更成為全球唯一在疫情下獲利的飯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是如何辦到的呢?

日期:2022-06-28

財經時事

Fed升息3碼、台灣升半碼 吳東亮:代表央行很小心,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率,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宣布升息3碼,台灣央行也跟進升息半碼,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盼抑制通膨預期心理、穩定物價。對此,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今(21)日表示,就全球趨勢而言,升息是避免不了的,相對於美國,台灣的通膨率沒那麼高,因此台灣央行的升息幅度,和Fed有段差距,代表「央行很小心,我們應該是摸著石頭過河。」

日期:2022-06-21

產業時事

建商「寧賠不賣」房市亂象》達麗建設老董:只要做過一次,就無法在房地產市場立足

營建成本節節升高,建商過去兩年完銷的預售屋建案,這一年來面臨嚴苛的成本考驗,中南部房地產市場頻傳有建商寧願付給客戶賠償金,也要把房子拿回來的爭議。達麗建設董事長謝志長今(15)日坦言,「曾經想過這件事,但我做不出來,為了公司往後的推案信譽,立刻打消這個念頭。」

日期:2022-06-15

全台防疫報導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本土疫情未歇,許多人不幸染疫,有些康復者飽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至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全球染疫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日期: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