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82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日期:2023-12-29

職場生活

「我們做生意的人,有錢就買店面」髮廊老闆娘擁4店面70歲喊收店退休:我這輩子總不能一直在工作

高雄老家附近的某家髮廊生意一直非常好,早期,洗頭費用只要80元,洗髮時按摩的功力常常讓客人覺得很超值,如今洗頭費用漲價到150元,剪髮費用還停留在100多元,生意明顯比過去少了,我以為是過去的繁榮盛況不再,卻沒想到這是老闆娘的策略。

日期:2023-12-28

職場生活

無數老母親為了孩子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再次投入顧孫的修羅場...心理諮商師:隔代教養也需要愛與肯定

進入職場的女性變得更多,如今也迎來了女性握有一定話語權的時代,理所當然地,女性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也變得更加多元,不過,更讓人訝異的是,不論是以前或是現在,女性在家庭裡扮演的角色依然沒有改變。那麼,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而改變的呢?我也曾產生這樣的疑問,但無論如何,我都需要一位救星來分擔我一個人無法負荷的育兒生活,那就是我的母親。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兒子離世,爸媽盼我有依靠才建凱旋苑」…侯友宜太太親揭過往:2026年6月合約到就改做社宅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老家違建爭議延燒,近來民進黨猛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家人持有的「凱旋苑(大群館)」,侯友宜競辦今天上午舉辦記者會,公布侯友宜太太任美鈴親自寫的一封信。她說,2026年6月和廠商租約到期後,他們就會透過例如崔媽媽包租代管方式將整棟大樓改為青年房舍出租或改為社會住宅。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南光長媳接班記:母親擔心我嫁進豪門被看不起,那時台南三層透天厝5萬多,嫁妝的電子秤就要3萬多

南光創辦迄今60年,這一甲子的歲月,如同台灣本土製藥業發展的縮影,本書以南光化學製藥總經理王玉杯的個人歷史為時間軸,書寫其出身、童年、求學至大學畢業嫁入南光製藥後的成長記事。

日期:2023-12-20

產業時事

紐約時報》LG百億帝國具氏家族繼承風暴:財閥家的養子、一段秘密錄音、遺孀控訴「前會長屍骨未寒就奪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2-19

職場生活

小叔要結婚卻不想搬出去,婆婆苦惱「我不想再當媳婦了!」過來人忠告:婚姻裡不能省的2筆錢

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想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就要在房子跟孩子這兩件事上考慮清楚,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

日期:2023-12-07

產業時事

社區串聯》擦亮在地品牌 「亞洲最大牽罟節」吸引千人朝聖 吹響海螺聲 青年喚回漁村記憶

(今周刊1406)傾全村之力的傳統漁法「牽罟」,曾是社區的經濟支柱,如今正在消逝⋯⋯。宜蘭返鄉青年們,藉牽罟打造觀光品牌、為長輩重拾昔日光榮之際,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

日期:2023-11-29

職場生活

爸爸是工人國中學歷,「1興趣」扭轉階級養出2學霸兒…姑姑1句「還好沒像爸爸」他駁:以我爸為榮

父母在外努力工作,總是盡其所能給下一代最好的生活品質。有名網友日前發文分享,自己的爸爸是醫生「活到老學到老」,甚至為了教她化學買講義備課。對此,1名網友有感而發表示,自己的爸爸工人出身、只有國中學歷,因為喜歡看書,他和弟弟也培養閱讀習慣,長大後成了都成了學霸,分別考上醫學系、台大物理系。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百萬缺工時代,如何留住外籍生、打造新二代友善職場? 一個都不能少的新台灣幫

(今周刊1404)新冠疫情之後,缺工聲愈喊愈響了。產業需才孔急,年輕人在哪?其實,早有一群跨越國籍的「新台灣幫」,默默成為了台灣勞動力的新支柱。

日期: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