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彭博》防疫排名,台灣暴跌倒數第7!崇越董座:唯有開放,才能結交更多國際朋友

《彭博》日前公布各國最新防疫成績,本以為台灣連日來境內加零,經濟表現優異,排名應該不差才對;沒想到在納入評比的53國裡,我們竟然只拿到第47的末段班成績。《彭博》自去年11月起,每月公布全球防疫排名,台灣一度拿到第2名的佳績,可是一年下來的綜合排名卻只有31名。

日期:2021-12-02

產業時事

12歲金馬影后林品彤背景超狂,竟是養樂多家族第四代!1歲出生澳洲,外公是兒科名醫「慈濟前校長」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落幕,年僅12歲的林品彤,在電影《小曉》以驚人演技,讓她獲得第6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打破由中國女星李小璐16歲以電影《天浴》獲得第35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獎,維持25年的紀錄。外界不知道的是,林品彤的外公曾任慈濟大學校長、現任慈濟教育志業基金會執行長王本榮,外婆是慈濟茶道老師李六秀。《財訊》也報導,林品彤出身不凡,是台灣養樂多創辦人李團居家族的第4代。

日期:2023-11-27

職場生活

大學分發入學「低分高就」絕響,醫科幾級分?想變半導體人搶填「電資」科系,台大物理、機械掉後面去

112升大學分發入學今天放榜,今年整體錄取率96.14%;去年因碰上首屆考招改制缺額高達1.4萬創下歷年之最,今年隨考生回流缺額減少至6464個,但仍是歷年來次多。升學輔導專家表示,今年自費醫學系門檻落在260級分,陽明交大醫學系僅次於台大醫學系;二類組校系部分,台大物理、機械已擠不進前面榜單,學生一窩蜂搶電資科系,甚至出現選系不選校的現象,推估與職涯發展有關,「資通訊吸引力很驚人!」

日期:2023-08-15

職場生活

English OK--甄選最後衝刺秘技公開

《English OK》有何特色? 一、封面故事:從書審到面試 甄選最後衝刺秘技公開   一月學測結束後,高三的準甄試生紛紛開始選擇喜歡的大學、科系,進行最後階段的「書面備審資料」及「面試」準備工作,究竟申請哪些科系比較適合自己?選定科系之後,又應該怎麼妥善準備甄選入學的資料?怎麼讓自己更加受到大學教授的青睞、進而到理想的校系就讀?本特刊邀訪50位系主任與4位透過甄選管道成功申請進入頂尖大學就讀的學長姐,歸納整理出「甄選必備能力」、「甄選必勝人格特質」、「書審資料成功要領」、「面試通關重點」等4大關鍵,希望讓準備甄選的高中生能更有效率及把握,成功爭取進入理想校系! 二、高校跑馬燈、高校達人誌:   12年國教推行,學校、家長、老師皆關心高中特色教育能如何為高中生帶來最佳的教育成效。專欄「高校跑馬燈」報導深具特色的高中校園環境,如中山工商不僅重視國際教育,也勉勵學生拚證照,使得該校學生數從47人衝破到9000多人,成為全台高中職之冠;「高校達人誌」則訪問日前因在中正紀念堂熱舞而大受媒體好評的高中生,看他們如何一邊兼顧課業、一邊練英文兼學舞,培養多元化能力。

日期:2017-01-26

職場生活

2023年過年放10天,要求員工週六補班恐違反一例一休...公司照政府行事曆出勤也會違法嗎?

「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的2023年辦公室行事曆,春節假期長達十天,但必須在1月7日、2月4日週六補上班,本公司如此公告後,卻有員工反映強迫他們補班違法,難道照著政府行事曆出勤也會違法嗎?」一位人資主管訝異不解地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3-01-06

職場生活

全台灣最懂薇閣的北投補習班,衝刺營挑戰百分百錄取私中

俗話說:「環境造就一個人」,家長想讓孩子在升學過程中擁有順遂的坦途,除了先天的資質,後天塑造孩子的優質學習環境也是同等重要。

日期:2023-01-03

財經時事

中文大學有香港霍格華茲美名 「中大人」張曼娟不捨:心痛如絞

近期香港反送中持續延燒,港警因「三罷抗爭」從12日開始紛紛進入多所大學進行圍攻,其中以香港中文大學的衝突最為嚴重,被大專學界稱為「魔警屠城」。

日期:2019-11-14

投資理財

第三季獲利爆發 18檔單季賺贏上半年

選後台股關注重點回到基本面,個股表現成為盤面焦點,本刊從剛公布完畢的第三季財報之中,為讀者找出獲利爆發的個股。

日期:2018-11-28

今選頻道

不盲走主流路 兒奪木工金獎

兩年前的一月,高職技優保送甄試錄取的名單上,出現了一個與國際大導演李安相同的名字。這位李安今年只有二十二歲,畢業於台東公東高工,曾獲全國家具木工職類金手獎冠軍,當年他一口氣同獲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和雲林科技大學的保送資格,最後選擇落腳雲林。

日期:2018-06-21

財經時事

別被明星高中綁架!

2014年,台灣邁入12年國民教育元年,遺憾的是,上路迄今亂象叢生,導致考生與家長焦慮無助,教育專家搖頭嘆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要如何補救?在6月20日高中職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之前,《今周刊》深入訪問考生、家長與專家, 耙梳問題並提出對策,期待未來能漸步入正軌。

日期:201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