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7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日圓貶值不全然是壞事 「當全球決定與病毒共存」謝金河:日本觀光業盛世要來了

這期今周刊及先探投資週刊都不約而同談到日圓貶值的問題,其中,今周刊用「日圓崩壞」的標題,我特別告訴總編輯,日圓貶值不全然都是壞的。這必須從二戰失敗後的日本說起。

日期:2022-04-17

投資理財

慘!剛發台積電畢業文隔天就大漲》他4年把5千萬翻4億曝一招:不再「買完就跌、賣出就漲」

編按:台積電昨(12)日開盤股價殺至552元創今年最低,一些股民不堪虧損紛紛忍痛下車。PTT股版一名網友PO出對帳單表示「台積電是我在股市裡受傷最多的一檔」,除了父母贊助他以563元買進一張台積電之外,還有他自掏腰包買49股(成本價567元),總共賠了12.77%,約8.6萬元,以他的薪水要存半年才有8萬,決定之後改轉進美股和大型ETF「這次要全面退出台灣股市了」。豈料昨天才剛發畢業文,今(13)日台積電股價就展開絕地大反攻,盤中一度大漲19元最高來到576元,終場上漲16元收在573元,輕鬆漲回該名網友的成本價。其實,股票投資最重要的不是選股,而是進出市場的時機。日本投資達人萬野正大也曾陷入這樣的窘境「買進熱門股之後,只要跌價就會認賠出場。休息一陣子後,再次買進熱門股,又再次認賠出場,就這樣一直重蹈覆轍。」直到後來,他參悟一件事,4年把5700萬翻成4.6億元。

日期:2022-04-13

產業時事

換匯策略 一年間 換十萬日圓省下兩張東京迪士尼門票 市場估再貶4% 24年最便宜日圓入手心法

日銀不挺,美元兌日圓指數跌破「黑田防線」,新台幣兌日圓匯率也創下二十四年來新低,哈日族撿便宜的時間到了!

日期:2022-04-13

產業時事

大師專訪 「日圓先生」解剖接班人黑田東彥的政策方向 貶值救出口是過時思惟 榊原英資:須力守135防線

日圓一路貶值,一度跌破一二五日圓大關。所有人都想知道,日圓還會跌多久?《今周刊》專訪「日圓先生」榊原英資,拆解日本貨幣政策背後的邏輯。

日期:2022-04-13

產業時事

50年來日圓最弱時刻、現在換匯等於免費多住8晚五星級飯店…日圓先生曝「這價格」是日本央行忍受底線

今年以來,日圓匯率直直落,不僅對美元匯率創下六年半新低,日圓的「實質有效匯率」更已來到半世紀的低點。日圓為何一路崩跌?「弱日圓」對全球金融市場將造成什麼影響?日股買點是否已然浮現?又,台灣一眾「哈日族」們,可以入場換匯撿便宜了嗎?對於上述種種疑問,本刊一一為您拆解。

日期:2022-04-13

產業時事

日圓跌破23年新低》外匯達人手把手教你賺匯差,曝進出場價位,每次操作2小時幫自己加薪

編按:日圓兌美元昨(22)日盤中貶破120日圓價位,是6年來的新低點,而日圓兌新台幣匯率昨日也滑落至0.237元,為1998年8月以來的23年半新低。外匯達人朱均澤認為日幣是避險貨幣,有著低風險與穩定的特性,除了出國觀光自用外,也適合操作套利。要成為贏家,也必須具備低風險的個性與穩定的心理。他長期觀察日圓都在98.495~118.185元價區間震盪。在這防護罩間他不會買進,等待突破或跌破,才會做進出場的動作。朱均澤的經驗是,投資是24小時的事情,只要切一段時間來做即可,而以兩個小時為一個投資單位,在這兩小時中,如果看到投資機會就進場,沒機會就下車。遵循方程式的六大步驟,只要台幣2800元(100美金),每次操作兩個小時,就能讓投資變得有效率,同時兼顧原有的生活。

日期:2022-03-23

產業時事

烏克蘭能頂住俄羅斯,台灣當然可以擋下中國!俄烏戰爭的多重啟示:台人第一次感受「我也做得到」

俄羅斯從2月24日侵略烏克蘭至今已超過120小時。與普丁一開始的期待相反,烏克蘭首都基輔沒有在48小時失守,烏克蘭總統沒有向外逃竄,至今俄羅斯連任何一個烏克蘭大城都沒拿下(包括烏東在內)。

日期:2022-03-03

產業時事

台灣啟示 台烏戰略地位截然不同 建立全民戰鬥意志才是關鍵

俄羅斯揮軍侵略烏克蘭,讓同樣面對強鄰威脅的台灣人自然而然產生心理投射,反思中國一旦發動戰爭的可能情勢發展,以及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願意提供台灣多大程度的支援?

日期:2022-03-02

財經時事

台灣福食解禁》蘇貞昌強調「3原則3配套」把關,深化台日關係關係 日本前首相安倍稱:已跨越加入CPTPP最大障礙

今年2月8日,台灣宣布解禁解禁福島5縣(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食品輸入,行政院長蘇貞昌1日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再次強調秉持3原則、3配套把關「絕不進口核食」,調整食品管制措施後,不只有助深化台日關係,更已跨越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大的障礙。

日期:2022-03-01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解封不失控》全世界只剩中港還在追求「清零」,台灣還需要花費巨大社會成本「消滅病毒」?

為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台灣即將跟上國際趨勢,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與入境檢疫時間,期望恢復跨境商務活動,維繫產業競爭力。然而,多數民眾對去年本土疫情大流行造成的恐慌與不便仍記憶猶新,因此對開放外籍人士入境抱持高度疑慮。正式開放邊境之前,政府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在控制疫情與活化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日期: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