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鴻海美國廠徵才 會說中文者優先、年薪上看百萬

為在美國推動AI應用與8K+5G願景,鴻海(2317)今年狠砸百億美元(約3000億元台幣)進軍威斯康辛州(Wisconsin State,以下簡稱威州)發展LCD面板產業。鴻海美國飛鷹計畫徵才近期預告於10月13日啟動,目標首批徵才規模達上千人,據消息指出,面試者若會中文有加分,再加上鴻海曾承諾威州廠員工年薪將達5.4萬美元(約台幣166萬元),預計此徵才活動將吸引大批求職者。

日期:2018-10-08

產業時事

半年報透露的訊息——兩岸三地半年報的一些端倪

半年報已揭露完畢,兩岸三地的股市都因半年報產生了一次股價調整機會,業績超乎預期的公司,股價更上一層樓,業績表現差的企業,股價不排除往下探底。

日期:2012-09-06

產業時事

蘋果罕見大清早發聲明》疫情使鄭州iPhone 14 Pro產量大減! 鴻海同步調降Q4展望

蘋果公司在台北時間今(7)日早上6點多發布聲明,說明iPhone 14 Pro及14 Pro Max供貨的問題,蘋果表示鄭州工廠受到防疫措施影響,iPhone 14 Pro與Pro Max目前產能大減,因此消費者等候時間將會拉長。蘋果對於特定產品的供貨進度影響發布官方聲明,過去極為罕見。鴻海也在同一時間發表10月營收,儘管再創同期新高,其中也提到,受到鄭州廠區疫情影響,將下調第四季營運展望。鴻海本周四將舉行第三季線上法說會,疫情問題肯定將成為法人關切重點。

日期:2022-11-07

產業時事

紐約時報精選》不親美也不傾中 郭台銘真能帶台灣找到出路?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06-25

產業時事

四川限電背後藏2大原因!恐衝擊鴻海產能?劉揚偉「有,但不是很大」:這件事比沒電更恐怖

全球暖化加劇的緣故,各國掀起一波波熱浪,異常高溫侵襲著世界各地,在熱到爆的情況下,中國也出現供電吃緊的狀況,不得不祭出限電措施,首當其衝的除了民生用電,還有科技廠倚重的工業用電。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8/18)日普渡後受訪時被問及,富士康成都廠是否有因限電受到影響,劉揚偉回應「影響是有,但不是很大」,然而,他也直言,「沒有水可能比沒有電還可怕!」

日期:2022-08-19

產業時事

申請股票上市僅花了35天 台灣唯一百年民營銀行靠的是什麼?

9月17日下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11樓大禮堂,擠進300、400人,為了就是聽取這家歷史跨越一個世紀、台灣唯一一家百年民營銀行上市前的業績發表會。參與整個上市流程的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執業會計師吳世宗開場時說道:「鴻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從申請上市到通過審核,花了36天,但上海商銀從申請到通過僅花了35天。」

日期:2018-09-17

職場生活

深圳的廿年河東,廿年河西

繼去年的古巴,墨西哥之旅,今年重返中國大陸,決定到深圳考察新經濟公司。今天清晨坐在飯店頂樓吃早餐,往窗外眺望,發現窗戶赫然是深圳河,分隔了香港新界與深圳。過去大很多人游泳越過深圳河,千辛萬苦到香港,如今深圳河這一邊大樓聳立,反而對面的新界都是山。

日期:2018-06-26

投資理財

跟進大客戶特斯拉!廣達307億墨西哥建廠、創2500個工作機會…為何都選這州?原來看上這潛力

墨西哥北部的新萊昂州(Nuevo Leon)州長賈西亞(Samuel Garcia)於推特分享一段影片,宣布電子代工大廠廣達將在新萊昂州投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創造2,500個工作機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也已在今年年初宣布,於新萊昂州首府蒙特雷(Monterrey)打造新的超級工廠。

日期:2023-05-23

產業時事

鴻海小金雞煉金術失靈 楊應超:「欽佩郭董、擔心鴻海」

鴻海分拆公司煉金術失效,公司股價一年來已走跌近3成,觀察其子公司也從「小金雞」變成「拖油瓶」,像是FII與鵬鼎也分別有6成與5成的跌幅,《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觀察分析,去年這一年讓最多投資人套牢的就是鴻海。對於鴻海股價後市,最懂鴻海的分析師,也就是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直言:「我很欽佩郭董,我很擔心鴻海。」

日期:2018-11-15

產業時事

傳立訊終於搶到iPhone Pro訂單 為何鴻海老神在在?其實6月見印度總理莫迪前 劉揚偉年初「這番話」已露端倪

鴻海長年是蘋果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地位,終於要被陸廠立訊打破了嗎?這是2022年最後一周,鴻海最受矚目的市場消息。但在鴻海眼中,隨著大客戶蘋果持續將供應鏈分散至中國以外,而且從iPad、AirPods到iPhone各系列都有,所謂獨家代工這回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其次,在美中科技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同樣是iPhone組裝廠,紅色供應鏈能否像鴻海、和碩及緯創一樣,順利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一定產能,如今已不無疑問。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蘋果及鴻海的三方各自推動下,未來十年印度組裝iPhone產能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可望快速拉近,2025年印度就可能達到全球iPhone組裝佔比的兩成,長期甚至超過40%。換句話說,隨著未來鴻海在印度的iPhone產能大增,憑藉在印度加上中國的產能總和,將使任何打入iPhone組裝陸廠的產能佔比更小。

日期: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