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財經時事

中國強力封殺加密貨幣!人行:加密貨幣相關業務均屬非法

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等10部門今(24)日發布加密貨幣挖礦與相關業務活動的整治通知,將挖礦活動列入「淘汰類產業」,此外,人行也發布另一項通知,明確表示所有加密貨幣服務均屬非法金融活動,並嚴禁境外交易所向境內居民提供相關服務。

日期:2021-09-24

產業時事

趙薇恐被判死刑?政治選錯邊、抱錯大腿 「幫政敵洗錢」惹火習近平

因演出《還珠格格》一炮而紅的中國女星趙薇,近日被中共列為「劣跡藝人」,不但微博、作品一夕間被下架,更驚傳趙薇「被消失」。人人聽到趙薇名字聞之色變,卻沒有人知道她到底犯了什麼罪?根據外媒報導指出,趙薇因為在政治上某些小動作,威脅到最不該得罪的人習近平,因此未來最慘的下場恐被判死刑。

日期:2021-09-03

產業時事

《還珠格格》趙薇成「劣跡藝人」遭中國封殺 背後原因竟與馬雲有關

大陸政府再次提高整治演藝圈與粉絲文化的力度,快斬「飯圈」亂象。先是26日晚間包括趙薇、鄭爽等知名藝人突然被封殺,網信辦27日更祭出十大措施整頓亂象,這讓知名社交平台微博及一眾影視公司大受影響,股價直崩,其中芒果超媒盤中一度大跌近14%。

日期:2021-08-28

產業時事

習近平一句「製造業不能丟」,騰訊摔掉7個鴻海市值,為何卻讓台灣半導體業者背脊發涼?

網路經濟,這個中國跑贏台灣、甚至全世界10年的產業,孕育了馬雲、馬化騰、雷軍等億萬富豪,更掀起最大一波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潮,百度、阿里巴巴、騰訊3家公司的縮寫「BAT」,更是現在金髮碧眼的華爾街分析師,人人朗朗上口的詞彙。現在,中國這列跑得最快的經濟火車頭,居然被中國政府硬生生踩了煞車,列車上的業界巨頭們,無一不被當局震得人仰馬翻。在此同時,一列名為「中國製造」的半導體列車,正在加足馬力……。

日期:2021-08-18

產業時事

聲援「國手」惹對岸不開心!小S遭質疑「辱華」被出征 慘丟4代言...中國品牌:擁護一中原則

2020東京奧運一轉眼已進行了一周的時間,台灣代表選手紛紛拿下好成績,全國上下也日日為他們加油、歡呼;然而,同為打氣行列的藝人小S徐熙娣卻遭到中國網友質疑「辱華!」對岸品牌更是火速與她切割,宣布終止合作。

日期:2021-08-03

產業時事

麟洋配決勝點「in」了奪金牌!奧運冷知識:你知道「鷹眼系統」是如何在比賽中運作嗎?

鷹眼系統廣泛出現在多項賽事中,觀眾也已經習慣這項技術,裁判更仰賴它做出關鍵判決,但你知道協助台灣拿下東京奧運羽球男雙金牌的鷹眼系統,究竟如何運作的嗎?

日期:2021-08-02

產業時事

拜登對中國,比川普更有狠招!佈局盟邦聯合陣線,持續打壓華為、中興,擴大美國投資中企黑名單

過去的從政經歷,讓部分人擔心美國在他的領導下,難以遏止中國稱霸的野心。就連中國,也一度期待在他就任後,打開「希望之窗」。但這位78歲的老練政治動物,不僅沒有推翻前任留下的抗中基礎,反倒在一些旁人未必能留意到的細節裡下功夫,強化圍堵中國的力度。雖然沒有火爆的語言與戲劇化的動作,但拜登要用他設定的新規則,拉開美國領先的距離。

日期:2021-07-07

職場生活

疫苗大戰背後千絲萬縷!謝金河:美日援助 中國頻放冷箭 疫情讓台灣又被拱上最前缐!

這場疫苗大戰背後千絲萬縷!日本第一批送給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終於確定明天(6/4)下午送抵台北,今晚所有line的群組及媒體都在傳遞這個訊息。日本的產經新聞透露:這是透過美,日,台三方斡旋,安倍扮演重要推手,可以想像台灣在這場疫情出現破口的疫苗之爭,背後有多麼艱辛。而美、日出手,也為未來世界棋局美中角力揭開序幕。

日期:2021-06-04

投資理財

2週前才一片哀嚎,怎麼一轉眼就從萬5回萬7!股市老手告訴你:為何疫情嚴峻,股市卻像沒事一樣?

這次疫情剛發生之初,有許多之前空手的投資人,有些期待的心情,看看是不是能撿便宜,這樣想法的投資人,相信讀者身旁應該也有不少,或者本身就是正在等待的人...(原文發布於5/28)

日期:2021-06-02

產業時事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