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174444...」警察辦案真實故事:一通「鬼訊息」,偵破黑道醫院護理長命案

※本書作者一線三的新書《一線三的日常》預計在12/26出版

日期:2019-11-25

產業時事

支持罷韓被李來希批評、還扯到小燈泡 王婉諭:沒人願意用自身悲劇去換取權勢富貴

更新時間:17:10更新內容:對於李來希的言論,韓國瑜表示絕對不能容忍,他呼籲無論是支持或反對罷免案者,都要停止仇恨言論,並且應該道歉;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也痛批,李來希的說法無法令人認同,政治立場可以不同,但言論該有人性的底線;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則說,此事件將交由考紀會處理,不排除對李來希停權或開除黨籍。-----(以下為原文)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日前公開表示自己支持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並呼籲高雄選民6月6日回家投票;不料,此舉引發全國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不滿,李今(13)日竟在臉書指出,「女兒往生屍骨未寒,凶手尚未伏法,她已經另闢戰場了。」

日期:2020-05-13

財經時事

武漢肺炎》沒疫苗、無藥醫!一張圖秒懂防疫攻略:殺死病毒,比酒精效果更好的是這個

當時台灣SARS的患者裡,有相當比例是在醫院得到的,在這樣非常時期,請盡量「輕病不去醫院」,一方面減少自己被傳染的風險,另一方面讓醫療能量能留給緊急狀況。

日期:2020-02-16

產業時事

62歲淡大前副校長墜樓離世,上週才上節目毫無異狀…遺書寫下「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教學

新北市淡江大學週三(4/12)發生墜樓意外,警方獲報後經查是知名學者、淡江前副校長王高成從12樓墜落,當場明顯死亡。淡江大學稍早發表聲明證實王高成教授墜樓身亡,校方表示他留有遺書表示因為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淡江大學表示,王副校長學養深厚,對本校貢獻良多,發生此事本校深感震驚、遺憾,將協助家屬妥善料理後事。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稍早相驗王高成遺體,認為王是墜落意外死亡,排除有外力介入,將遺體發還家屬辦理後事,王高成的太太和子女到地檢署等候開庭領相驗屍體證明書,太太當場痛哭失聲令人不捨。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1張地圖看梨泰院151死慘劇如何發生!3致命要素同時發生「像被巨人大手一樣壓到無法呼吸」

南韓首爾梨泰院週六(10/29)發生南韓有史以來最嚴重推擠踩踏意外,當晚正值萬聖節前夕,大批民眾參與節日活動,截至上午8點50分統計造成至少151人死亡、82人受傷,死傷者以20多歲年輕人為主。其中104名死者是送往醫院後被判定死亡,45人當場身亡,屍體被安置到元曉路多功能體育館後再被送往太平間。韓聯社報導罹難者有19名外國人,我外交部稍早說明,目前沒有我國籍人士傷亡的消息,然而通報失蹤人數已從稍早的270人迅速暴增至3200人,首爾當局對此表示擔憂。究竟事故如何發生?歸咎有3個致命要素同時存在,因而造成悲劇。

日期:2022-10-30

品味人生

南極跳水捐錢NGO、沙發衝浪住進40餘人家裡… 小夫妻120萬環遊世界285天,體驗28國永續生活這樣做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實踐者少之又少,有人擔心存款不足、職涯中斷,或者尚未準備好一顆勇敢闖蕩世界的心。「但其實出發後,自然就知道如何面對一切問題。」

日期:2023-12-07

職場生活

花漾女孩看世界》他們不需要工作賺錢、靠漿果野味填飽肚,還擁有地球上「最多樣化腸道微生物」

近距離一睹非洲動物大遷徙奇景是許多人畢生的夢想,但鮮少人知道,非洲除了動物,有一群人類也會「遷徙」,在21世紀的今天,他們遠離現代化生活,沒手機、沒網路,更沒有穩定的水、電、傢俱,甚至連日常伙食都靠狩獵、採集野菜果腹。可是這裡沒鬧饑荒,沒營養不良,更讓英國的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拜師學藝,參考他們怎麼吃才能擁有更多樣化的腸道微生物。

日期:2023-07-04

產業時事

梨泰院156死,女性人數高出男性1倍!不分國籍女性都高死亡率,和呼吸方式有關?一表看存活關鍵

南韓首爾梨泰院踩踏意外,截至11/1為止共156人喪生、151人受傷,156人死亡部分,女性101人男性55人,比例為2:1,按年齡層來看,20~29歲最多為103人,其後依次為30~39歲(31人)、10~19歲(12人)、40~49歲(8人)、50~59歲(1人)。這次意外中,有26名亡者是外籍人士,從相關報導推估也是女性居多,國籍分別是伊朗5人、中國4人、俄羅斯4人、美國2人、日本2人,以及法國、澳大利亞、挪威、奧地利、越南、泰國、哈薩克、烏茲別克、斯里蘭卡各1人。從數字來看,女性死亡數高出男性1倍,為什麼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解釋,當人體受到壓迫時,肺部就會沒辦法去膨脹呼吸,而呼吸法可分為胸式、腹部呼吸2種,女性大多依賴前者呼吸方式,可能也是因此導致死亡比例高於男性的原因。

日期:2022-11-04

職場生活

名醫教戰》攝護腺癌發生率排名遲早拿第一,泌尿權威:每年盯緊PSA,緩升最危險

59歲的《六人行》經典綠葉「阿甘」男演員罹患攝護腺癌過世,令許多人驚訝,其實國人罹攝護腺癌的人數並不少,衛福部今年公布最新202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最新統計排行,攝護腺癌名列第5,和前一年相比上升1名。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估計1年有1萬個攝護腺癌病例,且台灣近十年攝護腺癌死亡率增加7倍之多;在美國,攝護腺癌更早已躍居男性癌症死因之首。專家觀察趨勢和國際經驗,預測攝護腺癌遲早將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今周刊》訪談泌尿科權威,教你如何揪出早期攝護腺癌,同時提醒,別輕忽攝護腺癌的致死率,60歲得就是高危險群,應該要盡早處理。

日期:2021-10-26

財經時事

聯準會打安慰劑!鮑威爾政策轉身「形鷹實鴿」,不願重蹈2013年退出衝擊

萬眾矚目的Jackson Hole年會上周召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強烈暗示,去年推出的資產購買計劃會在年內減碼,但他卻能將美股和美債「說得一起上揚」。

日期: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