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2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AI大浪來襲,是革命還是泡沫?

說到二〇二三年,你會想到什麼?如果從未來反看現在,這一年最重要的事件,極可能是去年十一月底 OpenAI公司發布 ChatGPT 後,引發一連串的AI熱潮。如果要說 ChatGPT 的擴散力有多大,光從發布五天使用者就突破百萬、上線兩個月就破億,這兩項驚人的最速紀錄就可以窺探一二。許多趨勢觀察家更是大膽預測,AI將會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再一次徹底顛覆人類生活。

日期:2023-07-07

職場生活

親身感受如何一卡皮箱到臺灣!「我家的兩岸故事」用復古風情,打造眷村客廳、懷舊理髮廳

由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我家的兩岸故事——透過互動科技與歷史對話」巡展,週三(7/5)上午在臺中市文化資產園區展出,台中市長盧秀燕到場致詞時感性分享自己的家族史。

日期:2023-07-06

職場生活

走進都市裡的森林空間看展覽!黎巴嫩藝術家雙年展作品在台展出

台中市公益路二段如常地車流川息,一旁由綠樹環繞的紅磚色建築裡,卻將車來人往的喧囂暫且隔離。這裡是由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管理的「陸府植深館」,為善於規劃綠建築的陸府建設在台中所蓋的會館之一,這個空間像是都市中的生活美學發酵基地,讓一場場和人文藝術、生態環境相關的活動和議題,有了被人正視、發聲的舞台。

日期:2023-07-04

產業時事

原物料飆漲,同仁常提醒該漲價…羅智先坦言:每年上千位新人進統一若只學會「漲價」,對不起年輕人

統一企業今日(6/28)舉行股東會,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證實,誠品信義店所在的統一國際大樓,在租約到期收回後將改為統一時代百貨二館,預計2025年開幕。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也喊出集團合併營收7千億目標,承諾會尊重家樂福經營傳統,目前沒有換總經理的念頭。

日期:2023-06-28

產業時事

日本終身雇用制崩壞!為何中年上班族吹起轉職潮,不再信奉「為公司一生懸命」?

日本的終身雇用制崩壞後,不僅年輕族群不買單父輩們經歷過的終身雇用年代,連中年以上族群也開始不再信奉「為公司一生懸命」,就可以有更好的薪資福利匯進戶頭,他們紛紛點開轉職網站,尋找事業第二春。

日期:2023-06-20

職場生活

「原民歌王」萬沙浪病逝,享壽74歲!昔瓊瑤御用歌手跌倒摔傷腦,晚年兩度中風靠4700元身障補助度日

74歲資深藝人萬沙浪(王忠義)曾唱紅《風從哪裡來》、《愛你一萬年》等經典歌曲,不過近年來先是傳出跌倒導致腦部受傷,之後又因中風半癱,還曾因腎衰竭兩度送急診,而今(18)日卻傳出他於5時28分離世的消息。

日期:2023-06-18

產業時事

解析Computex》輝達黃仁勳站台 力推最具潛力應用 AI、車電夯爆 七大電子廠強布局

經過疫情期間停辦實體展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迎來回歸,這次國際買家關注的重點,筆電產品外,更多了2個發展中的科技趨勢,也成為展場上眾多台廠作為主題展出的重點。

日期:2023-06-07

產業時事

讓歷史空間說自己的故事!228受難者施江南醫師與遺孀遭逢巨變後的人生,在「四方醫院」重啟記憶

由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策畫執行的「時代治癒所_四方醫院特展」日前在台北建成圓環邊的天水路25號展出,週二(6/6)監察委員范巽綠、田秋堇、林郁容及蕭自佑與前國策顧問張富美,連同醫界及藝文好友共同參訪特展,向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溫柔堅定力量致敬。

日期:2023-06-06

產業時事

「黃捷早上罵完人,晚上變哭哭啼啼…」跨黨4姝連袂出演舞台劇,挑大樑扮網路霸凌受害者

近來,台大經濟系爆發歧視爭議、台北咖啡店肉搜顧客、再到男子被偷拍公審,諸如此類的新聞層出不窮,凸顯出「網路、霸凌、歧視」等問題愈發氾濫。由全民大劇團推出的舞台劇《丞相,起風了》,正巧搭上這波話題,講述一個關於網軍、網路霸凌的喜劇故事,不僅結合時事,更找來對該議題深有共鳴的四位女性政治人物徐巧芯、黃捷、謝子涵、徐千晴參演,再添話題度。

日期:2023-05-29

產業時事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