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9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財經時事

【還海行動1095】連結各界清除海廢 製成新國民藍白拖 落實循環經濟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產業時事

首屆「淨零峰會暨數位氣候行動獎」正式開跑! 號召黑客好手解題 助攻台灣淨零排放

全世界都在為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暖化想解方,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估計,當數位科技助攻企業淨零排放,將有效降減20%碳排。為推進台灣減碳步伐,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D4SG資料英雄計畫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於今(21)日共同啟動「淨零峰會暨數位氣候行動獎」,以企業減碳常面臨的產品碳盤查、能源管理、製程優化等方向進行企業出題展示,號召有減碳需求的企業、技術團隊、民間團體共同解題,推進台灣的減碳步伐。

日期:2022-04-22

產業時事

365天追蹤調查》 被「垃」殺的台灣海岸一年後怎麼了?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

職場生活

「我們從來不跟客戶應酬!」 這家台積電供應商年賺一個股本 但業務可以準時下班 謝董是怎麼做到的?

她是國內第一位本土培養出來的女性材料博士,也是國內半導體業上市櫃公司裡屈指可數的女性創業者。她放下已經穩定的晶圓代工大廠高層主管職務,2002年拿出一半身家,創業成立閎康科技(3587),主攻當時在台灣尚無先例的獨立半導體材料分析業務,但此舉連她的清華大學博士班指導老師都反對。沒想到將近20年後的今天,閎康科技已經是台積電、高通、NVidia等科技大廠不可或缺的供應商,也是股票上櫃公司。她就是謝詠芬,閎康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

日期:2022-03-07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220精選個股:受惠於矽晶圓產業趨勢+台積電的主要供應商+現金殖利率題材=長線法人偏愛的個股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20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2月W3 黑馬股推薦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12

職場生活

寶島限定! 春日產地巡禮

寶島台灣,物產豐饒,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灌溉出土生土長的農產品,孕育著百工技藝的精湛手作品。春節走春,到戶外賞花、一窺職人工藝,走入鄉間,一訪躍上國際的精品咖啡、巧克力的黑金傳奇。

日期:2022-01-26

投資理財

雲豹能源興櫃掛牌!從蓋太陽能開始壯大綠能版圖,Google、玉山金都是客戶

協助過Google、玉山金控在台購買綠電,並兩度與美國貝萊德實質產投資團隊簽署太陽光電合作案,實力備受國際大咖肯定的雲豹能源,在19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參考價每股70元,旗下服務涵蓋發電、售電、儲電,更跨足水資源再利用,看準全球淨零排放的大趨勢。

日期:2022-01-19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1月W2週選黑馬股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09

投資理財

中華食、華電、統一超…還適合存股嗎?存股達人:先做到「這4點」準備,再談借錢存股賺4%價差

薪資趕不上通膨的時代,多數人選擇投資增加被動收入,有剛性需求又穩定配息的民生類股,長期受存股族青睞。不過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謝富旭提醒:「現在股票市場上的民生類股,有八成以上都不適合存股!」多數過去熱門的民生類股股價都已墊高,導致殖利率大幅下降,此時進場存股,投資人恐有「被當韭菜收割」之虞。

日期: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