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7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財經時事

教你省電 不如教你用對電   點亮創能、節能 生活有個好管家

綜觀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方向,智慧能源已成為主要應用領域之一,以解決民眾所關切議題。對於民眾而言,遭遇的最大困擾在於節能方式複雜與不知家中能源使用狀況,故將能源資訊視覺化,吸引民眾採取節能行動,顯得相當重要。案例分析中顯示可運用電子相框結合能源資訊與生活訊息,將能源資訊視覺化,促使民眾採取節能行動;並可進一步結合創新住宅能源創新服務模式,於電力尖峰時段,提供優惠資訊吸引民眾外出購物,移轉尖峰用電。然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初置成本過高、回收期限長,為市場發展之最大阻力,一般須仰賴政府補助以鼓勵民眾導入;然而,僅靠政府補助並不足以創造市場,未來仍須結合其他附加價值,才能有效創造市場。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以使用者需求實現台灣智慧城市願景

全球產業正進行典範轉移,台灣站在全球競爭的浪頭上,產業的獨特性已不似過去30~40年前的優勢,現在業界提倡要從「效能驅動經濟體系」走入「創新驅動經濟體系」,期望從大趨勢中,以創新經濟的策略思維,尋求未來的發展定位和機會。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重建安全城市 廠商政府作伙拼 以物聯網技術 降低石化業管線風險

  IoT 的技術讓石化產業從以往的災害控制開始朝向災害預警與風險控管的先期預防發展,從製程機械使用的狀態進行預防性維護保養,確切掌控風險可能發生的時間與進行預防性的保養與更換,將以往災害發生的未知因素經由智慧型感測器的感測與整合性分析而消除,達到操作成本與災害風險控管平衡的最適化境界。資通訊科技發達普及下,防救災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然而如何有效運用各種平台,提供整合協調工具以利物資人力調配,發揮最大防救災效能,仍是一大挑戰。南科防災體系以解決核心問題(Problem-Centric)為前提,以園區廠商需求為導向,提出解決方案,可作為我國防災產業之整廠輸出範例。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引領行的便利 第一步改善城市交通 道路變聰明 車禍事故少一半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我國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中違反速限、違規停車及不依規定行車遵守號誌列,合占 68.7%,而(ACC)即具備解決上述議題之潛力,而 ACC 進階版為協同式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Cooperative-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透過車與車(V2V)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類似於魚群在水中游泳方式,可以透過車上感知系統瞭解與前、側方車輛之距離與車速,如車輛偏移警示、前方車距警示、盲點偵測系統與全週影像系統,透過即時車與車通訊聯網技術,把資訊傳到車輛本身以外鄰近車輛。台灣業者具備車道偏移、盲點偵測、倒車雷達及全週影像系統之組裝及模組生產製造能力,在交通資訊導航設備與服務亦具有國際知名度。智慧車輛如何透過 ACC 或 CACC 系統解決交通壅塞、車速調控問題,則有賴包括如(1)WAVE DARC 車機;(2)自動緊急煞車系統(AEB);(3)自動跟隨系統;(4)高精密度圖資系統;(5)自動電子轉向系統;(6)ITS SPOT 信號柱等值得開發技術項持續研製。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幫你找失蹤老人、自動發現鬥毆事件   運用人工智慧 降低城市犯罪機率

 根據網路聲量調查發現,台灣重大社會治安案件常左右民眾的負面情緒與幸福感,因此犯罪預防成為智慧科技的解決目標之一。利用電腦自動辨識監視器畫面的智慧影像分析技術,已為全球主流趨勢。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導入,智慧監視器已可辨識出更多有意義的訊息,如警戒線、遺留物、人潮行為、車牌辨識、人臉辨識等等等。台灣監視器產業在國際監視器市場已佔有重要地位,透過轉型與升級可滿足犯罪預防與智慧監控市場之需求。國內各大城市也累積豐富的智慧監控經驗與實績供產業參考。台灣許多新創與工研院也已開發出人工智慧辨識技術,具國際競爭力。未來台灣發展可朝軟硬整合與安防服務(VSaaS)等方向,甚至也可切入智慧家庭應用。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升級城市居民幸福感 視個人需求 打造專屬智慧家庭

 一般民眾所期待回家的感覺是擁有安全、舒適與便利的居家生活。物聯網、雲端大數據、智慧手機、網際網路等科技興起,搭配物聯網即時服務、協同共享經濟等創新商業模式,將促使更多創新的智慧家庭新興裝置或居家服務,快速推入一般消費大眾生活中,可為每個家庭生活文化帶來更多創意、放鬆與自在。建議台灣產業以使用者生活型態為技術架構中心、並與國際標準接軌、以開放式架構加入全球大廠物聯網生態體系。同時,除了從台灣產業擁有相對優勢的晶片、感測器、研發設計等切入,發展技術整合度高、功耗低、高效能的關鍵零組件模組之外,也必須從使用者生活體驗與需求中發想,進而推出創新居家生活套件或創意小家電。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銀髮族商機愈智慧愈美麗   健康照護無距離 獨居也幸福

透過資通訊技術來提升高齡獨居高齡者的自立與自主能力,以提升高齡族群生活品質,並增加幸福感,以活化高齡化社會,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應用之一。面對關鍵議題,歐美國家不論是在追求技術性的解決方案,或是以服務導向之商業模式,都已將重點放在掌握使用者未滿足需求上,以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生活輔助面的協助將是重要商機,尤其是依據華人生活型態所發展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更具發展利基。順應台灣高齡者的生活模式,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務,並定位在提供公有照護保險體制外的服務,補足公有保險制度無法支援的服務。有待大家更加瞭解樂齡銀髮族群需求,進行產品與服務模式的創新,開拓市場發展機會,並進一步將台灣在地成功經驗複製擴散到其他地區。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物聯網預知全方位環境動態 如何提升用智能 感知生態環境動態?

 我國在智慧環境管理有三大議題,分別是(1)環境品質感測器數量不足,需蒐集更多資訊以支援環境數據分析應用及環境資訊揭露;(2)環境品質感測設備價格偏高,無法因應大量需求廣設感測點;(3)運用大數據分析解決環境問題經驗不足,且缺乏整體規劃。而國外不乏成功案例,西班牙透過環境物聯網布建,達到了森林火災預防、河川預測及洪水預防、環境控制的目標;而歐盟則以Reference Model,將分析流程標準化,鏈結大氣資料庫、生態資料庫、海洋資料庫、監測地震及火山等動態觀測資料庫,分析巨量資料進行趨勢預測。我國為突破感測元件技術缺口及環境數據分析經驗缺乏的困境,需有跨域整合計畫支持,由上而下透過政府帶頭推動,初期扶植企業投入資源,待技術成熟後逐步建構整體產業鏈。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台灣在地十大智慧城市關鍵議題 攜手科技 翻轉城市

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居住在其中的每個市民,智慧城市的發展應該與在地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智慧城市發展至今,其思維已經從大型基礎建設投資,轉向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政府開放資料、開源軟體或硬體、群眾創意等,型塑未來智慧城市的樣貌;工研院IEK 透過與國內社群媒體觀測平台合作進行台灣在地生活困擾與痛點蒐集,並透過包括國際智慧城市發展趨勢、台灣智慧城市布局重點、在地國民幸福指數衡量等面向之篩選,最後歸納出台灣在地十大民眾生活痛點,層面涵蓋包括經濟面、社會面、生態面與治理面,也依此可看出城市議題所涉及面向的複雜性與廣度。

日期:2016-10-13

財經時事

實現軟硬整合創造產業新價值

工研院執行計畫時有許多短期指標要達成,有些社會需求過去以社會福祉或慈悲科技的思維來推動,也就是說很難以產業效益來說服自己或審查委員會。西螺果菜巿場柴油拖板車的電動化以及脊椎損傷下肢癱瘓所需要的外骨骼機器人的推動執行過程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其以系統化解決問題的方式出發,當創新解決方案推出後產業的回響遠大於預期,新事業部與新公司的成立鼓舞了研究人員重新思考創造產業價值的模式。新政府所強調的軟硬整合,可以思考的角度之一就是善用科技解決在地問題而將其成果行銷全球。

日期: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