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保險稅制

55歲陳慧遊擊退尹崇堯、掌舵壽險公會!阿扁時代大總管要當「專職理事長」

壽險公會週三(8/31)舉行理事長改選,22家壽險公司高階主管齊聚位於松江路上的壽險公會,身為候選人的全球人壽董事陳慧遊以及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也在上午九點多步入會場。理事長選舉最後由陳慧遊出線,未來將掌舵壽險公會,這場由政壇老將對上壽險新秀的理事長選舉,過程中各有支持者,雙方也數度拿出政見交鋒,據了解,最後陳慧遊勝選的關鍵,在於公股壽險的支持態度。

日期:2022-08-31

今選頻道

文建會前副主委李仁芳逝世,享壽71歲…他打破效率為王、為管理學注入美學腦

前文建會副主委、政大前教授李仁芳週二下午(8/16)傳出離世消息,據悉是周一(8/15)因心臟問題過世、享壽71歲,不少他政大企家班的學生聽聞訊息,感到相當震驚與哀傷。李仁芳靈堂設於龍巖民權會館A館502(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66號)。李仁芳1951年出生於台北,為成大工學士、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博士,曾任政大創新管理教授、輔大管理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企管系系主任、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著作有《巷弄創業家》《創意心靈》《管理心靈》《7-ELEVEN統一超商縱橫台灣》等,也曾任今周刊專欄作者。他對創意產業與生活產業同具敏感度,擅長以跨界思考,探索國內外創意事業的發展脈絡,為台灣經濟升級所提出的建言深受各界重視。今周刊曾於2018年專訪李仁芳,以獨樹一格的教學方式,以「慢」反思,引導管理人才找出創新可能,他所布下的美學種子已在台灣產業中萌芽。(原文刊載於2018/10/3,更新時間為2022/8/17)

日期:2022-08-17

產業時事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扮演能源轉型推手,加速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落地應用

「2050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即宣布以建築、運輸、工業、電力、負碳技術為五大策略路徑,設立不同進程的量化目標。其中,攸關產業永續發展的電力項目,明確要求逐年擴大再生能源占比、導入新能源科技、建置儲能系統以及升級智慧電網,藉以全方位啟動能源轉型。

日期:2022-08-11

產業時事

政治緊張情勢升溫傷台灣半導體筋骨?曹興誠:產業地位5~10年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許多人擔心在政治情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可能承受極大壓力,甚至失去領先的地位。對此,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上午在記者會上預估道,「台灣半導體地位應該5~10年之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日期:2022-08-05

產業時事

醣經濟的綠色革命 永豐餘學院推動淨零排放新農業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提出「Wood for Good」的結論,並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同時戮力著眼於2030中期減排目標。永豐餘學院以「農業的醣經濟」為研究標的,結合產官學界以新科技迎接新農業,挖掘台灣負碳排潛力,為發展永續循環經濟付出努力。

日期:2022-07-25

財經時事

吳東亮當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提「4大核心主軸」推動台灣經濟前進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21)日上午召開會員大會,進行理監事改選,並於晚間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選第26屆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獲推舉為監事會召集人,副理事長由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長興材料工業公司董事長高國倫,以及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出任。

日期:2022-06-21

保險稅制

當公教、私校退撫都開放退休金自選投資機制 政府不應忽視勞工想要勞退自選的權益

對於日前台灣勞工陣線、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等勞團聯合召開記者會反對開放勞退自選,呼籲勞動部秉持穩健、保守立場。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王儷玲理事長也公開呼籲勞動部,不應忽視大多數勞工的需求與權益,應積極評估開放勞動自選,並具體提出以下理由:

日期:2022-06-17

財經時事

跨出併購的第一步最困難!台灣企業併購該朝哪個方向走?聽聽霸菱、國巨和矽谷的經驗談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今(1)日舉辦線上論壇,偕同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布2022年併購白皮書。

日期:2022-06-01

產業時事

聯準會力抗40年最惡通膨,經濟軟著陸機率微乎其微?全球央行導師:我支持「暴力升息」

「我對鮑爾說,你或許應該考慮升息到3%……。」約翰.泰勒(John Taylor)回憶5月6日的那場論壇,「不只是我,那天,許多聯準會官員都建議鮑爾必須加速升息。」

日期:2022-06-01

產業時事

聯準會力抗40年最惡通膨,經濟軟著陸機率微乎其微?全球央行導師:我支持「暴力升息」

當聯準會全力奮戰40年來最惡通膨之際,市場卻開始擔憂,美國經濟恐逃不了「硬著陸」的命運。究竟,聯準會有無可能在控制通膨之餘,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國經濟能夠「軟著陸」的條件又是什麼?面對可能的衰退,投資人的配置策略又應如何調整?

日期: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