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我曾騎著單車,從鶯歌沿著大漢溪畔直抵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早已神往龍潭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致。值此桐花盛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和兩名友人決定邀請龍潭導覽協會徐鳳園理事長,騎乘機車來趟「賞桐人文一日遊」,深刻體驗龍潭之美。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日期:2022-03-28

產業時事

奇異、波音、全日空都找它 國際單接到五年後 疫期照樣賺 「飛機維修王」長榮航太揭密

長榮集團旗下「小金雞」長榮航太,不僅是「台灣飛機維修王」,營運規模更名列全球前十,如今走過疫情的長榮航太蓄勢待發,要多路並進再拚疫後成長曲線。

日期:2022-03-23

財經時事

賞燈順便走春!高雄台灣燈會雙主場 周邊9大熱門打卡景點一次看

今年台灣燈會於2月起在高雄舉辦,正巧碰上農曆春節9天連假,燈會又分為兩大展區-衛武營以及愛河灣一帶。若在看過燈會後,想順道至附近景點走春,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呢?以下為您整理。

日期:2022-01-28

產業時事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

職場生活

以愛溝通,前進柬國的英語營

因疫情之故,小螺絲釘團隊無法再回到村莊,但危機也是轉機,藉由多次遠距會議集思廣益,從了解需求、設計課程、挑選教材及分組排班,展開一系列遠距英語教學規劃,開創線上國際志工創新服務。

日期:2021-12-28

產業時事

走入綠能生活 功能、美觀、綠電一次滿足

持續推展永續能源已是各國共識,臺灣也不例外,中央及地方多管齊下,希望能於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其中太陽能又是重中之重,裝置容量預計占66%,在廣設太陽能板之餘,如何將太陽能板完美融入當地景觀,使之有功能性又兼具美觀,成了公私部門極為關心的一門必修課。

日期:2021-12-16

產業時事

新北市首創「淨灘合作社」開張啦! 到海邊隨時淨灘 還給臺灣一片乾淨海洋

海洋垃圾問題日益嚴重,破壞原有美麗的海岸景觀,更衝擊自然生態環境,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淨灘行列,要還給地球一片乾淨海岸。你曾有過臨時想淨灘卻沒有工具而作罷嗎?有別以往淨灘前期繁雜的申請流程與淨灘完的垃圾整理問題。現在,新北市首創「淨灘合作社」,讓大家隨時輕鬆淨灘!

日期:2021-11-30

產業時事

曾經,這是多少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高雄驛遷回「城市中軸線」 副市長林欽榮:這一刻,我等了19年!

2002年8月高雄驛被搬遷離開原址,當時不少人看著末班車,依依不捨的揮手道別;19年後,高雄人終於再盼到「它」回來!高雄市政府26日舉辦高雄驛起飛座落儀式《門戶開啟重返榮耀》,總統蔡英文、監察院長陳菊、交通部長王國材以及歷任市長都出席,見證高雄驛正式回歸定錨,而副市長林欽榮更是在臉書表達滿滿的感動,「誰曾想,市府團隊完成了這樣的任務,今天,我們真的做到了」!

日期: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