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2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品味人生

米老鼠、辛普森變親家?X戰警歸隊漫威有望! 迪士尼傳併福斯影業 掀影音串流激戰

迪士尼傳購併福斯影業,梅鐸六十年的媒體帝國霸業,在賣掉福斯娛樂資產後蓋棺論定。迪士尼成為影視內容霸主後,勢將單挑Netflix,這場串流媒體大戰,誰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日期:2017-12-14

財經時事

主管機關互踢皮球 合法業者求助無門 盜版猖獗 成台灣OTT發展最大困境

網路電視機上盒銷量增加,前景一片看好,鴻海、小米等大品牌也相繼投入戰場。然而在此同時,內容未經授權的盜版機上盒卻更加熱賣,嚴重侵蝕合法業者的利潤。

日期:2017-08-24

今選頻道

新劇碰觸太陽花運動、台獨爭議與媒體資本化 鄭有傑:我唯一的反叛就是拍電影

鑲嵌在變動不已的台灣社會裡,鄭有傑想拍出一群年輕人的成長故事,捕捉這一刻的台灣風景。

日期:2017-08-03

產業時事

王健林何去何從?——中國金融維穩,企業經營風險全面升高

許多中資喜歡透過海外購併藏錢,2016年總購併金額高達2240億美元。但在習近平的關注下,大肆進行海外購併的中資,恐成十九大後金融大清洗的目標。

日期:2017-07-27

財經時事

拚「影視國家隊」產業生態必須夠健康 不只給輔導金 還要幫導演找「左右手」

文化部改變過去單純「獎勵補助」的思惟,先成立「影視投融資專業協力辦公室」,又仿照韓國推影視內容評等機制,要從商業角度助創作者打團體戰。

日期:2017-07-20

職場生活

為台灣影視產業找出路 王小棣、瞿友寧這樣打破框架 《花甲》炒熱植劇場 Netflix也要瘋台劇

《花甲男孩轉大人》一劇暴紅,從編劇、選角到行銷都有「眉角」。繼愛奇藝後,植劇場戲劇也將在Netflix上播映,台灣影視產業如何乘著這股OTT熱潮,找到自己的出路?

日期:2017-07-20

財經時事

法規綁手綁腳 害MOD連虧十三年 鄭優開第一槍 能打破第四台壟斷?

中華電信MOD連續虧損十三年,新董事長鄭優把轉虧為盈訂為重要目標;甫上任就推動MOD新制度上路,卻引發不少反彈,他到底想改變什麼?

日期:2017-07-13

職場生活

Netflix自製劇《王冠》奪金球獎 音平台殺戮戰 原創好故事最吸金

短短四年,網路影音平台高質感的原創影集異軍突起,力壓有線電視。數位串流顛覆影視生態圈,提供優質、獨家內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日期:2017-01-19

今選頻道

10年做40份工 「用力過活」化為表演養分 金鐘影帝吳慷仁:每個人生活中都在演

編按:第58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於週六10月21日盛大登場,繼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這次是吳慷仁第5度以影集《模仿犯》角逐金鐘視帝。剛得知入圍時,吳慷仁曾表示,很欣慰沒有被時代追過去,現在影視產業變得這麼蓬勃,很多類型及劇情都考驗著表演者們。回顧2016年,他在《一把青》中飾演風流倜儻又滄桑的郭軫,演技大爆發讓他順利摘下金鐘視帝。對吳慷仁而言,拍戲祕訣就是「自然」,每個角色都是自己,只是劇中與真實的他,又有何不同呢?(原文刊載於:2016/12/15 更新時間:2023/10/16)以下為《今周刊》2016年的專題報導。

日期:2016-12-15

今選頻道

酷瞧蔡嘉駿向身邊的人學習 卻沒看完過一本書 他高職畢業 統領遊戲橘子網媒大業

今周刊編按:文化部週二(3/14)發新聞稿表示,文化部報請行政院同意由現任文策院董事、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接任文策院董事長,前文化部政次彭俊亨回鍋接任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兩位董事長分別深根藝術領域、內容產業多年,此次接任文策院、生美基金會職務,可謂「專業分工、適才適所、缺一不可」,將帶領文化藝術產業齊頭再精進。蔡嘉駿現任「臺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文策院董事,曾任東立出版社總編輯、華義國際數位娛樂執行長、韓商YNK臺港區董事長、韓商Hanbit Soft臺港區執行長、酷瞧新媒體執行長等。曾經引領臺灣選秀風潮、創下超高收視率的《星光大道》、《天團星計畫PLAN-S》,以及多部網路影劇作品《深藍與月光》、《可惡!把我的青春還給我》、《富錦街上的那些故事》等,皆由其監製。史哲認為,蔡嘉駿經歷涵括漫畫、遊戲、廣告、影視、新媒體、國際娛樂產業等,近年更透過新媒體協會運作,掌握國內影視產業內容開發、製作、銷售及資金問題,並與國際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Disney+及韓國官方、民間影視機構等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是相當難得熟悉多元內容產業的前瞻性、綜合性、國際性人才,「相信蔡嘉駿將是接棒帶領文策院再精進的關鍵人物」。今周刊曾於2016年9月專訪蔡嘉駿,當時他擔任酷瞧新媒體執行長,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6/9/15,更新時間為2023/3/14)

日期: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