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保險稅制

3兄妹協議把爸爸留下的房給媽媽,不拋棄繼承可以嗎?律師帶你了解:關於分割遺產4情況

志明因為從小家貧,只有國小畢業,從小即至機械工廠當學徒,後來老闆退休後,便將機械工廠交由志明管理,志明感於老闆的賞識,遂日夜打拚,雖有改善家庭經濟,但卻老來病痛纏身。志明與春嬌於民國60年結婚,有子女小華、小康、小玲,嗣於110年8月間突然過世,遺有A屋一棟,志明、春嬌夫婦平常住在A屋,試問有下列情形時如何分割遺產:一、 若志明生前曾訂立有效書面遺囑,希望死後A屋能成為後代子孫聚會場所,不希望分配為某一繼承人全部所有,更不希望出賣給第三人,所以在遺囑裡載明永遠禁止分割A屋,請問遺囑內的這樣要求是否有效?二、 若志明未訂立遺囑,但死亡後,其所有繼承人為感念志明遺澤,遂做成協議,大家同意永遠禁止分割A屋,請問上開協議是否有效?三、 若志明未訂立遺囑,且繼承人也無法達成分割協議時,請問如何分割遺產?四、 若志明的繼承人並未有人拋棄繼承,且一致同意由春嬌單獨繼承A屋時是否可以?是否會有負擔贈與稅的可能性?

日期:2022-03-31

產業時事

鏡電視都還沒開播,2年來已4度高層改組…5位新董事今出爐,中華電前董座鄭優可望出任董座

鏡電視周五(3/25)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順利選出新任鄭優、黃俊彥、陳宏守、郭蕙蘭與廖芳潔等5位董事,以此次得票數最高的郭蕙蘭董事擔任召集人,將儘速依法召開董事會推舉新任董事長,中華電信前董事長鄭優可出任。

日期:2022-03-25

競爭力

從社會邊緣人到創業家 崴爺:愛錢,才會更努力

台中一中音樂課師生互嗆引發熱議,網紅企業家「崴爺」王明崴,想起大學時曾被教授當著全班的面,撕掉有關政治議題報告,他認為「有些人只是通過教師甄選,並不一定有資格成為人師」,也稱讚如今的學生已經進化,敢與和權威衝撞。------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到現在還是脫離不了「悲慘世界」的情節;貧窮的人、知識貧乏的人很難有能力保護自己,更別寄望別人的協助,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會自掃門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文刊載於20180511,更新時間為2022/3/16)

日期:2022-03-16

財經時事

前法務部長廖正豪除夕病逝,享壽75歲/專剋黑道大哥被稱「掃黑英雄」,支持度曾高達96%

前法務部長廖正豪驚傳在除夕夜病逝,享壽75歲。廖正豪1996年6月繼任前總統馬英九後的法務部長,上任後執行掃黑行動,曾獲9成多民意高度肯定,被稱為「掃黑英雄」。將不少黑道大哥送監服刑,如今傳出除夕夜過世的消息,讓司法界震驚不捨。

日期:2022-02-02

產業時事

無視中國「強監管」政策 3成資產抄底阿里巴巴 股神98歲副手看見什麼

在外界一片看衰聲中,由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掌舵的公司,去年持續買進阿里巴巴股票,這位股神巴菲特的低調戰友看到了什麼?他的投資哲學又有何門道?

日期:2022-01-26

產業時事

亞矽搭橋僑委會攜手前進國際市場 「臺灣新創與海外僑臺商線上見面會」打造新創大未來

新冠肺炎阻斷了國界,也切斷了國際交流,但在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及僑務委員會努力搭橋下,「臺灣新創與海外僑臺商線上見面會」順利於臺灣時間2021年12月13日隔空在臺美同步登場,經由3對3的交流,新創不但有機會在臺灣冒出頭,還有機會播種海外,長得更好、更壯。

日期:2021-12-29

職場生活

丈夫車禍、中年失業又亂發脾氣,太太怒「我受夠了」 律師嘆:其實這個男人要的並不多

「這是個在耶誕夜發生的平凡故事」律師呂秋遠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個夫妻間的溫暖小故事,這個故事跟訴訟無關,而是跟他們的人生有關,「因為,即使在這麼多的挫折裡,他們仍然願意彼此深愛。」

日期:2021-12-26

投資理財

百貨櫃姐曝「一進店就先翻找標價,不是窮人就是買不起」!一個動作透露你身上是否烙印「貧窮印記」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在某精品服飾專櫃擔任櫃姊多年,有天閒聊時告訴我,只要客人一進來就翻找價格標籤,通常都是窮人或買不起的人─簡單講,就是不會買的人,所以通常她就不會浪費時間在那位客人身上。我立即反駁她的偏見與現實,卻也在那一瞬間,內心再一次被擊中⋯⋯

日期:2021-12-24

公投專區

公投說明會》「三接不遷」會如何?林惠真用「海鮮鍋」比喻 詹順貴:遷三接對中南部居民不公平!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中選會於今(24)日舉辦第3場電視意見發表會,下午1時聚焦「藻礁公投」(第20案)。正方代表人為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惠真,反方代表人為前環保署副署長、本全律師事務所律師詹順貴。

日期:2021-11-24

產業時事

公投倒數計時!盤點4大關鍵提問 讓你一次看懂三接爭議到底在吵什麼?

決戰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日剩下不到1個月,正、反方展開大辯論,互不相讓。4大提案中,包括是否同意重啟核四(位於新北貢寮的龍門核能發電廠)、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桃園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兩案,牽動台灣「減煤增氣」、「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路線是否還能持續走下去。涉及供電、減空汙、生態保護等層面的三接,從連署、成案,不同主張持續交鋒、爭吵不斷,公投若過,目前已施工近3年的三接要停工遷離,更是一場影響台灣能源轉型成敗的關鍵戰役。想像一下,當台灣不要核電、不要燃煤造成空汙、要持續減碳,要綠電、天然氣等能源轉型,也要台積電、台商回流等經濟發展,又期待供電穩定、不缺電,同時還能顧及環境生態……,怎麼可能做到?這是正反雙方交鋒的火線時刻,也是全民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這時,沒有人是局外人,取捨絕對是必要的。

日期: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