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財經時事

從「飲食」開始愛地球 明天,我們吃什麼?

人與自然的關係緊密相關,日常裡許多對環境友善的決定,其實也有利於自己,但多數時候我們都忘了。

日期:2020-06-23

產業時事

疫情結束「可能還要等2年」 美專家示警:武漢肺炎秋冬恐「捲土重來」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330萬人染疫,更釀成逾23萬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才會退散眾說紛紜,但多位知名流行病專家發布的最新報告,卻潑了世人一大盆冷水,他們預估,新冠病毒可能持續蔓延至少1年半到2年,至全球6到7成人口受感染後,疫情才可能得到控制。

日期:2020-05-02

產業時事

武漢肺炎何時在台結束? 新加坡預估是5月7日 但要小心這件事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一項數據模型預估,COVID-19(武漢肺炎)在台灣的疫情本周將9成結束,並將在5月7日百分之百結束,東亞大多數國家可望在5~6月落幕,全世界則將在12月初結束。但開發這個模型的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數據驅動創新實驗室主任羅建曦警告,這個數據模型純粹是研究性質,並且有錯誤空間。若大家根據模型預測的各國疫情結束時間而過於樂觀,防疫態度可能放鬆,恐導致疫情捲土重來,大家一定要小心。

日期:2020-04-30

品味人生

掌握5原則+破除4迷思!營養師教你吃對益生菌 腸保健康

隨著腸道健康和防癌意識抬頭,益生菌是國內外成長最快的保健食品之一,但是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琅滿目,對應不同保健訴求,該怎麼選、怎麼吃?

日期:2020-04-28

品味人生

與自然共生的農場

生平第一次吃到生火腿,是三十歲的時候,台中堂本麵包店的阿洸師傅給我吃的,在那之前,我不知道生火腿是豬肉做的。當時從沒出過國門,跟在阿洸身邊不斷嘗試與體驗,知道了不同食材有不同的味道,也會帶來不同的驚喜。

日期:2020-03-31

幸福熟齡

牙周病易釀肺炎!出現5症狀速就醫,研究:也容易中風、糖尿病、心臟病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陷入病毒恐慌,一旦有民眾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各醫療院所無不如臨大敵。但發燒除了新冠肺炎外,常見的細菌感染、微生物感染,甚至是牙周病都有可能引起肺炎導致高燒。

日期:2020-03-31

產業時事

「他們稱之為武漢-400,是中國十年來最危險生物武器」 為何40年前就有美國小說神預言?

現實與想像的情節,有時只有一線之隔,如今席捲全球的COVID-19(武漢肺炎)就是明證。美國老牌懸疑小說家迪恩昆茲(Dean Koontz)的1981年作品「黑暗之眼」(Eyes of Darkness),2月被歐美讀者意外發現故事情節過於吻合武漢肺炎疫情,使這本老書再度爆紅,成為英語系國家在疫情衝擊下,出版業市場少見的當紅炸子雞。

日期:2020-03-27

財經時事

美國加速拚疫苗 翁啟惠:最快明年七月完成

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近四十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其高傳染力的特性,極有可能成為常態如流感的傳染病。疫苗、藥物是對抗此新型病毒的最佳解方。

日期:2020-03-25

品味人生

武漢肺炎》小心病毒從「眼」入侵!眼睛紅腫,是結膜炎還是新冠肺炎?

別讓眼睛成為防疫漏洞!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目前台灣確診病例已經突破百例,死亡案例新增至2例。防範病毒傳播,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別忘了還要保護眼睛。

日期:2020-03-20

幸福熟齡

戴口罩、酒精洗手抗肺炎?醫曝不只新型冠狀病毒...家中「隱形殺手」是這2個,恐致失智、多種癌症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日期: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