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財經時事

張忠謀車牌號碼的秘密 竟跟36年前遇「宮廷政變」大有關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被視為半導體教父,眾所周知他在1987年創辦台積電,締造往後30多年的台積榮景,並奠定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但教父也是人,在數十年職涯也曾跌倒、失敗過,甚至被部屬逼宮、黑函攻擊,這些就不是外界熟知的故事了。2019年10月張忠謀赴國立中正大學演講時,毫不避諱提及他54歲至57歲人生中場時的兩大挫敗,而且都可能是他執筆中的自傳下冊重要內容。

日期:2020-06-20

職場生活

每年8萬名IT畢業生、海龜潮湧現...4股力量推升越南新創動能蓬勃發展

越南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期,並孕育出極為豐沛的新創能量,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根據我們的觀察,這股成長的背後,主要來自四個關鍵因素......

日期:2020-04-08

產業時事

台商30年》兩岸半導體纏鬥30年 台灣勝出迭起

台灣在發展半導體製造上,起步就比大陸早20年。2000年後,美國對中國放鬆半導體設備管制,這20年,台灣半導體廠赴中國者多咬牙苦撐,留在台灣的卻欣欣向榮。

日期:2020-02-06

產業時事

安謀女舵手拚自駕車上路 要先過兩關

自駕車是未來各方產業兵家必爭之地,想成功,環境感知、規畫決策、控制執行缺一不可,處理器大廠安謀扮演怎樣的關鍵角色,舵手凡卡妮(Dipti Vachani)接受今周刊專訪說分明。

日期:2019-12-04

投資理財

「長期循環理論」解讀全球股潮 —兼論全球第五大PCB績優公司健鼎

「歷史不會重演,但類似的事情總會一再發生。」據統計,全球經濟約每60年產生一長期循環,當市場環境改變,投資人判斷各類資產的風險與報酬時,對應思惟也要跟著改變。

日期:2019-12-04

投資理財

大股東股票賣過頭能怪誰?從文曄被「惡意盯上」看台股50年鬥爭史:股市叢林只有拳頭、沒有溫情

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3702)突然在11月12日宣布要以每股45.8元公開收購文曄科技最多30%股份。消息一出,引起文曄公司高層的強烈反應,並向台北地檢署提告大聯大違反證券交易法及銀行法,準備抗爭到底。

日期:2019-11-29

投資理財

第一手獨家》客戶、原廠、被併者都說不!大聯大入股文曄,精算投資還是併購前奏?

大聯大宣布啟動非合意併購,公開收購文曄三成股權,這一樁交易究竟是一筆精打細算的財務投資?還是一場不受歡迎的股權收購案?

日期:2019-11-20

產業時事

德儀終止代理效應》大聯大以每股45.8元 收購文曄三成股權

台灣最大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於今(1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新台每股45.8元公開收購取得台灣第二大的半導體通路商文曄科技已發行且流通在外的普通股,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文曄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0%,收購期間將2019年11月13日至2019年12月12日,估計約在一個月時間內完成。

日期:2019-11-12

產業時事

黃崇仁:台積電是民營企業 股東權益優先 美國也難強迫

編按:帶領力晶轉型為力積電,並擔任董事長的黃崇仁,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是多年好友。曾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的他,談到台積電究竟是否會因美方壓力而前進美國設廠,一開口就端出不同觀點。他直言,台灣IC製造技術好,成本全球最便宜,不論是商業或政治考量,台灣都是好選項。

日期:2019-11-06

產業時事

台積電赴美設廠》牽涉美、中權謀棋局的政治經濟學課題 台灣如何部署、攻防?

更新日期:2020/5/15台積電今(15)天正式宣布,在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預計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在美中角力下,台積電又將如何牽動高科技產業的命運?更新日期:2020/5/11更新內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與半導體大廠台積電和英特爾討論於美國建廠。據了解,美方此舉是因為自COVID-19(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對於保護供應鏈不中斷一事更為重視,希望能夠減少對亞州進口的依賴,尤其台積電為全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也是全球生產速度及技術表現最好的其中一間晶片公司。不過對此消息,台積電表示,目前並未有具體到美國設廠的計畫。在2019年11月,今周刊曾對於台積電是否要到美國設廠一事做過相關報導,以下為原文:-----台積電要不要去美國投資設廠,不只是成本計算的財務問題,而是一道牽涉美、中兩國國力權謀棋局的政治經濟學課題。這一場刻正醞釀的新半導體戰爭,台灣如何部署、攻防?每一步落子,都將影響高科技產業的命運!

日期: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