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32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怎麼欠的?中國70萬村莊竟負債4兆!地方大搞「面子工程」…小村大債成鄉村振興絆腳石

《中國新聞週刊》 4 日報導揭露,據中國農業農村部調查發現,截至 2019 上半年,中國全國 70 萬個行政村總和債務高達 9,000 億人民幣 ( 約合台幣 4 兆 ) ,負債情況不僅出現於農村村落,就連都市也是如此,平均各村級組織負債近 130 萬人民幣。中國學者直言「小村巨債」情況已經是中國振興農村的巨大絆腳石,村級債務增長問題迫在眉睫,中國政府必須研擬手段因應。

日期:2023-09-04

產業時事

「認房不認貸」能救中國房市?4個一線城市相繼實施...專家稱小打小鬧,應放棄融資「三道紅線」

為搶救房產市場,中國4個一線城市廣州、深圳、上海和北京近日相繼宣布實施「認房不認貸」,也就是民眾要買房,不論是否為首購族,一律享有首購房貸利率。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認為,這只是一些小打小鬧的政策,沒什麼用,關鍵是明確放棄限制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

日期:2023-09-02

產業時事

特斯拉降價後股價暴跌逾5%!馬斯克一句「賠錢賣也能賺」...陸行之揭3迷思:電動車手機化成隱憂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推出新版Model 3,同時宣布降價,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資訊,後輪驅動的Model 3煥新版售價為25.99萬元人民幣起(約115.62萬元新台幣),長續航煥新版為29.59萬元人民幣起(約131.64萬元新台幣),預計今年Q4開始交付。台灣特斯拉隨後也跟進降價, Model S降價18萬、Model X降32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說可以殺到沒利潤以後靠軟體賺錢,然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電動車手機化」是他作為一位電動車愛好者及Tesla的股東的擔憂,更點出3大迷思。

日期:2023-09-02

產業時事

台灣電視報導金融危機,在中國竟渾然不知...破產台商血淚告白:我已是同業中最慢一無所有的人

曾經流傳一句話:產業在台灣是等死,去對岸是找死。

日期:2023-08-30

投資理財

永慶、信義房屋大鬥法 法院判「一條龍負面宣傳」有問題 買關鍵字「反串」行銷 數位平台難問責

「房仲雙龍」司法大戰,近期法院民事一審判決,認定永慶房屋及關係密切的好房國際購買對手品牌關鍵字廣告,並有造成對手損失之虞,有違公平競爭,面對企業全新形態的負面行銷手段,公平會該如何規範?

日期:2023-08-30

職場生活

3步驟打破伴侶「你追我逃」惡性循環! 心理師:看見衝突底下核心需求,勇敢練習改變

張愛玲曾說:「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如何讓親密關係如倒吃甘蔗,相處越長久越甜蜜,而非越愛越痛,是諮商心理師石瀝新的研究重點,他將心理學中的依附理論結合實務經驗出版《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一書,提供伴侶溝通指引。

日期:2023-08-25

職場生活

結婚9年,女兒7歲兒子5歲,簽完孩子聯絡簿夫妻竟無話可說...諮商師教你拯救中年婚姻危機

孩子出生後,教養議題經常是夫妻關係的一大挑戰,此時也是離婚率的高峰期。此外,婆媳關係也是婚後容易遇到的婚姻問題,亦是伴侶諮商中常見的議題之一。當先生無法在媽媽與太太間扮演合適的角色,便可能使婆媳問題成為未爆彈。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累積下來,也會讓衝突越演越烈。

日期:2023-08-25

產業時事

台灣發展綠電沒有回頭路!選前「綠能」成政治角力…謝金河:沒有中油台電,電價不知漲到哪裡去

一場綠能攻防戰這次大選,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成了朝野政黨角力的重點,其實這個爭議從2016年小英總統上任以來一直都存在。最早的論述是陳立誠著的「離岸風電大騙局」副標題是蔡政府如何掏空台灣兩兆元?

日期:2023-08-23

職場生活

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抱病開會去洗手間吐了3次!他過勞病倒後領悟:「過度努力」原來是錯的

現代人愈活愈忙,也愈來愈茫,身累心更累。問題不是我們缺乏動力,也不是我們不夠努力。問題在於動力和努力都是有限的資源,我們愈是消耗,就愈容易過勞,也更難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麥基昂在新書中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找到一條更簡單的道路,而不是放棄、耗盡或犧牲我們的心智健全狀態。

日期:2023-08-22

職場生活

衛教篇》台灣成人每三人就有一人血糖過高 為什麼?怎麼治?會好嗎? 專家解答診間糖尿病三問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日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