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43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財經時事

第一劑打AZ,再打莫德納?醫師公會疾呼:參考國外評估混打可行性

台灣自今(110)年5月中旬開始,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急速增加。面對近日不斷攀升的COVID-19確診病患,醫院及社區的第一線醫事人員在高度感染風險之下,勇於承擔投入並堅守崗位日夜持續照護民眾健康。有鑒於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特發全國聯合會聲明如下: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28日全國可望解封或微解封? 侯友宜喊話中央:「這4點」先做好、再審慎評估

北農群聚感染持續延燒,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2)日下午的疫情記者會表示,北農事件波及的新北市民有28人,其中不明感染源佔了7%。他呼籲,新北市民若有北農相關足跡者,請盡速至江翠篩檢站篩檢。另外,全國的疫情近日有降溫之勢,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表示,6月28日全國三級警戒「微解封」措施,將在23日中午公布。侯友宜對此表示,若中央欲「微解封」,需做好四件事情,包括入境普篩守住國門、疫苗接種達一定的量、確保醫療照護量能、廣篩阻斷隱形傳播鏈等,再行評估微解封的可能性。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4個Q&A看懂Delta變種病毒有多難纏!專家憂秋季恐出現新一波感染潮,接種疫苗能帶來多少保護力?

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株B.1.617.2(命名為Delta),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現蹤」,專家擔憂,Delta變種病毒恐在秋季,引爆新一波感染潮。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只打疫苗不夠!專家強烈建議:補充「這個維生素」 降低新冠重症、死亡風險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所有民眾都在等待何時能輪到自己接種疫苗;然而,只要有了疫苗就一切萬事OK嗎?有專家指出,為身體補充維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染疫後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快訊》不只北農、長照機構! 士林北藝中心工地爆群聚「40工程人員確診」 北市府證實

北農、士林某長照機構陸續爆出群聚感染事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22)日又有議員透露,位於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北藝中心工地也發生群聚染疫,共有40名工程人員確診。對此,台北市政府證實。

日期:2021-06-22

職場生活

好消息!連2天確診跌破百例 7月起擴大疫苗施打對象 陳時中:不限廠牌

台灣連2天本土病例數皆低於百例,今(22)日本土個案78例、6例死亡,嚴峻的疫情似乎透露了些許曙光,加上日前美、日捐贈的疫苗,緩解了國內的疫苗荒,指揮中心表示,7月起將擴增疫苗接種對象,盼加速國內的疫苗施打率。另外,面對來勢洶洶的印度變種病毒,指揮中心也宣布,即日起凡接觸過確診者、國外入境者,必須居檢或居隔期滿前1日,進行公費的PCR檢測。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蘇貞昌宣布擴大疫苗接種 7月優先名單曝光:郵差、雙鐵人員等 雙北新增外送員及保母

⾏政院⻑蘇貞昌今天上午召開⾏政院擴⼤防疫會議,蘇貞昌表⽰,基於維持國家正常運作,以及為逐步迎接正常⽣活做準備,在指揮中⼼的建議下,7⽉起疫苗優先施打名單,將擴⼤納入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以及⺠⽣運作時具⾼接觸特性的各類⼈ 員,對象包括郵差、幼兒園與安親班教育⼈員、各類批發市場與屠宰市場⼯作⼈員等,總計共有50萬⼈。

日期:2021-06-22

財經時事

悲憤!母住士林長照機構確診 兒曝奔波6天求援過程

台北市士林區某長照機構爆群聚感染,已累計48人確診、3人死亡,北市府控業者隱匿疫情,並說有和家屬開說明會,但遭業者打臉,指事發後通報6天後北巿府才做疫調及隔離。一名確診者的家屬今凌在臉書發文痛批,市府公然說謊,他什麼都不知道,並質疑若主管單位第一時間就嚴格監督,是否就能阻斷傳播鏈?

日期:2021-06-22

產業時事

居家快篩試劑最快月底上架!5大產品準確率?鼻腔怎麼採檢?價格比較一次看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社區廣篩4大策略」,鼓勵廠商引進居家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篩檢就能檢測是否感染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目前已通過5家業者專案進口居家快篩試劑的緊急授權(EUA),產品建議價格每劑約300元到3000元不等,民眾最快6月底前可在藥局買到居家快篩試劑。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WHO:Delta病毒傳播快速、適應力強 專挑這類人攻擊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官員周一 (17 日) 警告,Delta 病毒是目前為止擴散最快、適應能力最強的變病毒株,甚至會挑出最脆弱的人攻擊,疫苗接種率低落的地區尤其要小心。世衛公衛緊急計畫執行主任 Mike Ryan說,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Delta 病毒有演變得更致命的潛力,因其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效率高,而且有能力找到染疫後,更容易演變成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群,但是透過疫苗捐贈和大規模接種,全球領袖和公衛界有能力保護這群最脆弱的個體。

日期: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