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3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5
職場生活

我吃這些藥、有這些慢性病史,打疫苗會有問題嗎?台大醫院QA專區解答一次看

台灣近期頻傳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猝死事件,導致國內出現疫苗緩打潮,為避免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特別設立COVID-19 QA專區,針對疫苗施打的常見問題釋疑,包括什麼人接種後容易發生血栓、吃那些藥不能打、那些慢性病史及過敏者不適合立即接種。

日期:2021-06-23

產業時事

疫情衝擊讓他們走出「斜槓之路」!這家「全台最忙碌旅行社」如何把部桃、機捷都變客戶?

去年疫情爆發後,全台旅遊業只剩國旅市場,今年本土疫情更讓旅遊業運作「一夕歸零」,但是,賣機票的易飛網卻靠代理健康、防疫產品逆勢成長,連續3個月繳出營收正成長成績單。

日期:2021-06-23

職場生活

張上淳是老師、羅一鈞是學弟 林氏璧每晚「開房」為大眾解惑,撫慰百萬人心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

日期:2021-06-23

財經時事

北農45人確診、為何不設快篩站? 柯P說明原委 強調「不用說北農群聚」 新增五類優先接種對象

國內今(22)日新增78例本土病例、6例死亡,其中台北市新增確診25例,近日更爆出北農、士林長照機構、北藝中心工地皆有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於疫情記者會上說明,北農之所以沒設快篩站,是因為剝皮寮快篩站就在旁邊。他也宣布,新增5類可優先施打疫苗對象,分別為批發市場、已施打第一劑AZ疫苗須接種第二劑者、街友、鄰長,以及75歲以上外籍人士。

日期:2021-06-22

財經時事

第一劑打AZ,再打莫德納?醫師公會疾呼:參考國外評估混打可行性

台灣自今(110)年5月中旬開始,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急速增加。面對近日不斷攀升的COVID-19確診病患,醫院及社區的第一線醫事人員在高度感染風險之下,勇於承擔投入並堅守崗位日夜持續照護民眾健康。有鑒於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特發全國聯合會聲明如下: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28日全國可望解封或微解封? 侯友宜喊話中央:「這4點」先做好、再審慎評估

北農群聚感染持續延燒,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2)日下午的疫情記者會表示,北農事件波及的新北市民有28人,其中不明感染源佔了7%。他呼籲,新北市民若有北農相關足跡者,請盡速至江翠篩檢站篩檢。另外,全國的疫情近日有降溫之勢,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表示,6月28日全國三級警戒「微解封」措施,將在23日中午公布。侯友宜對此表示,若中央欲「微解封」,需做好四件事情,包括入境普篩守住國門、疫苗接種達一定的量、確保醫療照護量能、廣篩阻斷隱形傳播鏈等,再行評估微解封的可能性。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4個Q&A看懂Delta變種病毒有多難纏!專家憂秋季恐出現新一波感染潮,接種疫苗能帶來多少保護力?

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株B.1.617.2(命名為Delta),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現蹤」,專家擔憂,Delta變種病毒恐在秋季,引爆新一波感染潮。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只打疫苗不夠!專家強烈建議:補充「這個維生素」 降低新冠重症、死亡風險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所有民眾都在等待何時能輪到自己接種疫苗;然而,只要有了疫苗就一切萬事OK嗎?有專家指出,為身體補充維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染疫後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快訊》不只北農、長照機構! 士林北藝中心工地爆群聚「40工程人員確診」 北市府證實

北農、士林某長照機構陸續爆出群聚感染事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22)日又有議員透露,位於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北藝中心工地也發生群聚染疫,共有40名工程人員確診。對此,台北市政府證實。

日期:2021-06-22

職場生活

好消息!連2天確診跌破百例 7月起擴大疫苗施打對象 陳時中:不限廠牌

台灣連2天本土病例數皆低於百例,今(22)日本土個案78例、6例死亡,嚴峻的疫情似乎透露了些許曙光,加上日前美、日捐贈的疫苗,緩解了國內的疫苗荒,指揮中心表示,7月起將擴增疫苗接種對象,盼加速國內的疫苗施打率。另外,面對來勢洶洶的印度變種病毒,指揮中心也宣布,即日起凡接觸過確診者、國外入境者,必須居檢或居隔期滿前1日,進行公費的PCR檢測。

日期: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