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52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國防部連發2國家級警報!中國衛星飛越南部上空...阿共飛彈打過來,只有3分鐘自救!警報響起後你該做的第1件事

20240109今周刊編按:週二(1/9)下午國防部突然發布國家級警報,內容為「中國已於15:04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通報警消人員處理」,並附上英文版,([Air raid Alert] Missile flyover Taiwan airspace,be aware.)中國央視新聞發布消息指:「北京時間2024年1月9日15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06次飛行。」如果阿共飛彈真的打來時,平民如何自救?空襲警報響起後48小時,是平民傷亡數字最高的時期之一,實際上,只要擁有基礎自救觀念和撤離技巧,就能提高存活率!本書作者邱世卿曾擔任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退伍,特別針對台灣可能爆發的戰爭場景,結合地理環境特性,為平民打造詳盡的避難和撤離知識。

日期:2024-01-09

投資理財

台新銀行2024投資趨勢論壇 為年度資產布局點燈 超前部署股債匯獲利機會

2023年進入倒數,回顧這一年,在通膨、地緣政治等風險環伺下,股市表現出乎年初各界預期的強勁,債市終在年底出現牛市啟動蹤跡,匯市上演美元獨強格局;2024年股、債、匯市會否延續走勢,現在正是掌握專家指引時刻。

日期:2024-01-04

投資理財

00919除息後吸大批股民買進,除了撿便宜還有哪些好處?陳重銘教你掌握「存股」與「定期定額」操作關鍵

投資高股息ETF有兩大重點:張數、成本。想要累積張數就要靠長期不懈的定期定額買進,不要小看定期定額的威力,如果一個月買進1張,1年可以買進12張,以00919這次發放0.55元股利計算,每年領到的股利為0.55 x 4 x 12= 26.4元,以22元股價計算可以買回26.4 / 22 = 1.2張,持股可以從12張增加為13.2張,等於一年增加了10%。只要堅持下去,複利的威力會讓你的持有張數越來越多。

日期:2023-12-20

投資理財

20歲開藍寶堅尼,車上鐵定是屁孩?吳淡如:達到財富自由第一步,趕走內心4個「窮鬼」

當你看到一位20歲的年輕人駕駛著一輛藍色的藍寶堅尼經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吳淡如在其著作《人生實用商學院:誰偷了你的錢?》中就提到,指出人們對此可能有著不同的感受:羨慕、嫉妒、憎恨,或是對年輕人家庭背景的揣測。這些情感背後,潛藏著我們的不滿、孤獨、恐懼、自卑和好勝心理。吳淡如強調,雖然好勝心本身不是問題,但當它引發嫉妒和比較心理時,就會轉化為負面情緒。這樣的心態會導致人們發出負面評論或甚至詛咒他人,而不是保持積極正面的思考。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那麼,你認為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以維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呢?

日期:2023-12-18

產業時事

圓桌論壇〉美國升息近尾聲 別留太多現金在手上 全球經濟與投資方向 四大名師導航

(今周刊1407)隨著美國升息接近尾聲,市場普遍期待2024年有利率轉向的機會,在美股、台股整理後衝高之際,該如何研判景氣風向、掌握投資契機?《今周刊》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從全球整體經濟、金融局勢到國內環境變化進行對談,為二○二四年的全球經濟、台股走向、資產配置提供精闢預測。

日期:2023-12-06

投資理財

台股11月翻揚1455點 為何還有股民嘆,「滿天全金條,欲抓沒半條」?可從交易金三角檢視自己核心持股

台灣加權指數於6、7月份三次挑戰17500點重要關卡失敗後,行情反轉向下,高低來回震盪,10月底盤中甚至一度跌破萬六大關。隨著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周期將告結束,國際資金重返亞洲市場,11月台幣兌美元急升1.15元,在資金熱潮的推波助瀾下,加權指數從15978點來到17433點,單月上漲1455點,漲勢凌厲,一舉擺脫過去幾個月來沉悶的行情。股市交易氣氛熱絡,市場一片歡喜,但仍有為數不少的股民感嘆,「滿天全金條,欲抓沒半條」,不是持股漲勢疲軟,就是持股太過分散,導致操作績效不佳,黯然神傷。操作績效疲弱不振、劣於大盤,歸根究柢,大多是因為沒有建立合宜的「核心持股」所導致。

日期:2023-12-06

保險稅制

幫小孩買儲蓄險,如何不被課贈與稅? 專家建議:搞懂關係人安排,留意2招可避稅

「家長替子女買儲蓄險,期滿領回保險金卻意外收到國稅局補繳贈與稅通知。」遇到這種情況,保險本舖諮詢顧問駱潤生表示,規劃子女保單要特別留意保單關係人安排,若要保人為家長、受益人為子女,國稅局將認定為贈與行為。駱潤生建議要保人、受益人設為孩子,同時留意每年免稅額度,可以有效達到節稅。

日期:2023-11-23

投資理財

聚焦優質、慎選標的 揚帆於固定收益市場

正如技巧純熟的水手乘風破浪,我們認為固定收益市場 — 從高信評且高流動性的信用債,到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及部份非投資等級債券 — 將繼續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 在駕馭波濤洶湧的2022年後,固定收益市場在2023上半年的表現令人欣慰。評價重新調整,提供我們認為更有利的入場點,讓投資人揚帆啟航。

日期:2023-11-22

產業時事

檢辯實力不對等、敘事權受限 不利被告權益 國民法官偏重判? 兩大挑戰待克服

國民法官制今年初上路,幾起判決卻引發「重判」質疑,司法院院長許宗力評律師為「一團散沙」。面對種種問題,這條司法重大改革之路,該如何平穩走下去?

日期:2023-11-22

產業時事

遠傳電信以大帶小 攜手3新創精兵共築淨零生態系

2050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上路,根據金管會公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實收資本額逾20億元之上市櫃公司,今年起須提交企業永續報告書,強化企業永續與氣候韌性資訊揭露。為協助企業邁向永續,第二屆遠傳新創加速器攜手配客嘉、永訊智庫與詠鋐智能三家新創精兵,將碳焦慮成功轉化為碳商機,以大帶小共築淨零生態系。

日期: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