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全台防疫報導

各縣市「紓困」措施總整理! 減租、延稅資格一次看

國內疫情持續擴散,衝擊各行各業民眾的生計,除了中央政府的紓困方案之外,其他地方政府也有提供相關的補助、津貼等計畫,以協助民眾度過這次的難關,不過到底有什麼方案、誰又符合申請資格,帶你一次看清楚各縣市的紓困措施。

日期:2021-06-03

財經時事

本土疫情爆發》新鮮人求職好焦慮! 調查:5成以上已「超前佈署」 視訊面試應掌握七大關鍵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各大專院校紛紛啟動遠距教學,避免群聚感染,但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不僅要防範疫情,還得擔心疫情之下能否找到工作。對此,人力銀行鼓勵畢業生危機入市,並掌握七大關鍵應付疫情下的新形態面試。

日期:2021-05-19

產業時事

星宇航空募新血大開「127項職缺」!空服員要招200人 星宇:沒經驗也歡迎

星宇航空因應2021年接下來的交機時程,與新航點擴展以及後疫情時代航空旅遊業復甦後,人力需求預作準備,今(31)日宣布人才招募開放「127項職缺」,包含客艙組員、資訊、機務、營業、客服、機場運務及內勤行政等。

日期:2021-03-31

職場生活

面試問「前工作薪水多少」怎回答?過來人一招自保 專家曝「2地雷」千萬別踩

求職過程中,面試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不僅可讓主考官透過當面對談,好更了解求職者,包括「為何應徵這份工作」、「為何選中這家公司」等,薪水—「希望待遇」也絕對是面試的最大重點。不過,當對方問及上一份工作的待遇,面試者該據實回答嗎?還是要「低薪高報」呢?相信不少人都曾碰過這樣的狀況題!

日期:2021-03-09

職場生活

阿里巴巴台灣徵才》年薪最高638萬! 網酸工時高:沒有007 至少也會有996

有網友PTT於科技板發文,標題「阿里巴巴2022應屆畢業生招聘」,內容顯示,工作地點在杭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方;年薪最低人民幣40萬至最高150人民幣(約新台幣173萬至638萬)。

日期:2021-03-08

職場生活

台積電今年招兵9000人! 土木、心理、財會科系畢業生「全都要」 具備這兩條件特佳

台積電(2330)的今年校園徵才系列活動本周開跑,第一站台灣大學於今(5)日舉行徵才及辦校內面談會。為因應業務成長與技術開發需求,台積電今年預計招募近9000位新進同仁,在新竹、台中、台南皆有人才需求。台積電表示,歡迎電子、電機、光電、機械、物理、材料、化工、化學、資工、資管、工工、工管、財會、管理、心理、人力資源、勞工關係等科系的碩博士應屆畢業生,以及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才加入台積,尤其歡迎對半導體具高度熱忱並有良好英文能力的人才。

日期:2021-03-05

投資理財

台積電、鴻海...不要買臉書上被推爆的股票!他用3萬本金滾出3000萬,揭韭菜最常犯2大錯誤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6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投資家、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曾有聽到傳聞的資產家找上他,委託他「交付10億日圓代為資產運用」,但是他婉拒一切外部資產運用,只使用自有資金操作。以此投資經驗為基礎,目前為止指導過經營者、上市企業董事、醫生、律師、商務人士等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散戶投資人,許多人因而成為「成功的投資者」。他認為本金10萬以下的小資,不要學人家分散風險和買基金,那是本金百萬以上才需要的。他33歲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遠藤洋認為,投資就是決定「不要做」的事,其中一項,就是「不可以買知名大企業的股票」。

日期:2021-02-01

產業時事

台灣去年GDP成長可望超越中國! 天龍國卻少了5萬年輕人 為何台北讓他們「餓不死、吃不飽」?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202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可望達2.54%,高於外界預期中國的0.9%,但經濟成長的果實卻未能與全體勞工分享,因為GDP 中的勞工薪資報酬比重,已從1990年的51.71%,下滑至46%左右。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讓全民雨露均霑,造成勞工薪資日益惡化,其中又以年輕人低薪化的困境最嚴重。在台灣,處於貧窮邊緣、餓不死又吃不飽的「窮忙」青年越來越多,在薪資無法改變生活、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的情況下,紛紛選擇逃離城市、在物價較低的地區生活。

日期:2021-01-15

職場生活

高一入學那天73公斤,畢業瘦到43公斤...一個高中「校園女神」教我的事:人生比你想的更公平

那一刻我開始反思,以前的自己總是狹隘的以為,生活中那些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人就是來製造仇恨的,他們讓我感覺到這個世界的不公平與深深的自卑,可是如今的我開始明白,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日期:2020-12-31

產業時事

錯過這5年,美方恐無法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你該知道的「十四五」規畫

「未來5年,中共只要做好這些事,它大概會認為,美國就將奈何不了自己……。」 這是《紐約時報》在9月底發表的一篇評論。

日期: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