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ESG碳排審計利器 ——本土化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二○二○年的報告指出,建築產業在二○一九年排放了全球的總耗能三五%,以及總溫室氣體三八%,高於工業部門和運輸的總排放量,因此建築產業的節能減排,是達成國家淨零排放的關鍵所在。

日期:2021-12-15

財經時事

拿「開放萊豬」換貿易組織入場券?若能標示清楚 逾5成民眾有條件接受

1218公投在即,四大命題中被討論熱度最高的,莫過於攸關國人健康的反萊豬進口的議題,這道命題的全文是「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正反兩方交戰熱烈。

日期:2021-12-14

產業時事

「讓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產業大老呼籲,勿因公投讓台灣成為孤島!

「我們出國參展,說實話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感慨地說。事實上,台灣除了半導體這座「護國神山」,背後其實少不了工具機機械及零組件這幕後英雄。工具機其實廣泛運用在3C、汽車等行業,而且台灣的機械及工具機出口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年出口額更上看兩千億,但最讓他們頭痛的還是關稅問題。

日期:2021-12-14

產業時事

公投前夕深度解讀!等等,問題不是萊豬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產業時事

聯合國氣候峰會啟示錄 ——從失望中找到希望

一九三六年,美國文壇大家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曾行文寫道:「考驗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度智慧,可以看他能否心存兩個相反的概念,卻無損於其思考能力。例如,發現事態令人失望時,但仍然下定決心找到希望。」隨著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市 (Glasgow)落幕,這段話或許是最好的注腳。一九七個成員國承認,要將全球暖化程度 (相較於工業革命前水準)限制在攝氏兩度以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各國仍展現拚搏的決心。

日期:2021-11-24

公投專區

日喝6碗豬肝湯萊劑就超標?趙少康舌戰李淳 萊豬公投議題正反方5大論點一次看

4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在18日舉辦的第2場次公投意見發表會中,針對第18案「反萊豬進口」,正方代表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痛批民進黨搞愚民政策,並稱1天喝6碗豬肝湯,就可能發生萊劑超標的問題;反方代表人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則強調,成年人要吃萊豬吃到中毒,每天得吃下33片排骨,幾乎不可能發生。

日期:2021-11-19

產業時事

開放政府打開公民參與新大門 公民科技、青年力量投入公私協作行列

2021年9月25日(六)下午,國發會與開放文化基金會合作,於臺北國際藝術村舉辦「開放政府週末論壇」,邀集數位政委唐鳳和各界人士開講,討論開放政府如何協助防疫、幫助青年參與、落實公民監督。本次活動因應中央防疫降級,採實體和線上混合模式舉辦,並全程在國發會及開放文化基金會臉書粉專直播。

日期:2021-11-05

產業時事

澳洲加深參與台海安全

澳洲對中國連續四天大規模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感到擔憂,澳洲外交貿易部發言人表示,「無論是要處理台灣還是其他地區的爭議,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不應採取威脅、武力或脅迫行徑。」

日期:2021-11-02

產業時事

台灣在中東歐的新興夥伴:波蘭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向波蘭捐贈了 100 萬個外科口罩、5,000 套防護服和 20,000 件手術衣,波蘭在今年九月初回贈 40 萬劑 AZ 疫苗,一躍而成歐盟最大疫苗捐贈國、第三大捐贈國(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日期:2021-10-29

產業時事

油價趨勢 從碳中和大計到股東壓力 都牽制業者增產意願 供需缺口擴大 油價恐居高不下

相較於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在每桶60至70美元間盤整波動,近月國際油價漲勢驚人,10月初一舉突破每桶80美元,10月15日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更收在每桶84.86美元。這波國際油價漲勢凌厲,主要是因原油需求成長超乎預期,以及供給面出現增長瓶頸,兩者共同造就近期國際油價的強勢多頭格局。

日期: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