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45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投資理財

穩定成長當後盾 股價跌深肉最多 反彈搶什麼?財報超值黑馬猛打暗號

跌了大半年的台股終於在近期迎來反彈,投資人該如何選擇標的?參考第三季財報,挑選穩定成長、有基本面支撐,產業後市具有利多的公司,在反彈波也會更有力。

日期:2022-11-16

投資理財

神準摸底逃過6千點大修正!靠「利率循環法」拚年賺5成,黃嘉斌揭2布局方向

曾在去年底精準預估台股將進入高風險期的黃嘉斌,不但率先調節手中高成長科技股,更成功布局生技股藥華藥。時至今日,他又是如何看待本波反彈行情?對於明年看法與選股邏輯,他有篤定的見解。

日期:2022-11-16

投資理財

他50歲被裁員在捷運打工,月掙沒2萬5,還送孩子給名師補習啟示:別把養老金全花在子女補習費

「教育會翻轉階級」的觀念深植人心,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讀書,找到穩定工作,就能衣食無虞,因此,家長立意良善,覺得送小孩去補習是最好的投資,但這樣不僅增加小孩的課業壓力、壓縮睡眠時間,更多出一大筆支出。韓國投資之神John Lee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獲利超過1兆韓元(約新台幣230億元),他指出,讓小孩去補習,是報酬率最低的投資,其實,翻轉貧窮的第一步,不是「好好讀書」,而是從改變「思維」開始!

日期:2022-10-27

保險稅制

網購回台逾2千元就課稅合理?買罐維他命就超過!14國低價免稅額「台灣真的太低」關務署回應了

「以前我都是在海外購物網站上買維他命,因為一樣品牌、容量大小的維他命,在台灣買一罐的錢,到國外網站上買可以買3罐耶。」平時有購買維他命習慣的陳太太精打細算地這樣分析。只是,若選擇透過其他海外電商平台購買保健品或藥品,按照規定單筆金額在2000元內免關稅,但若在半年內累積超過6筆訂單,或單筆購物金額超過2000元,經海關抽查到就需要繳交30%關稅。事實上,許多保健品、藥品的價格不斐,光買一罐魚油就肯定觸及2000元的免稅金額上限,讓許多消費者認為:「門檻實在太低,根本不合理。」

日期:2022-10-26

投資理財

台股不斷破底,裕隆股價卻逆勢上漲!電動車需求扶搖直上,還有這些概念股可關注

在大家普遍印象中,去年汽車業飽受缺晶片之苦,當下晶片業清庫存時,汽車業包含電動車業者能獲得應有的晶片嗎?汽車銷量是成長的,一部分是因為電動車的滲透加入,才有這樣的成長績效。根據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ICA)統計,2021年全球汽車銷售量達8,268萬輛,年成長約5%,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量全球第一,達2627.5萬輛,全球市占達32%,其中乘用車約2148.2萬輛,商用車則為479.3萬輛。

日期:2022-10-24

產業時事

一把火燒出國安危機!南韓數據中心「電池著火」癱瘓全韓日常,這家科技巨頭災情最嚴重

SK板橋數據中心地下室15日發生火警,癱瘓Kakao、Naver等提供的許多網路服務。當局調查指出,火災起因只是地下3樓電力室一組由5個支架組成的電池起火,但在數據服務急速發展普及的韓國,卻足以在短時間內引發大範圍影響。

日期:2022-10-22

產業時事

疫情期間台灣積極做1件事,讓人均GDP「稱霸東亞」!韓媒讚:簡直用飛的 反觀日本將越來越窮

台灣在經歷世界新冠疫情期間,加強扶植半導體產業的經濟成果終於獲得外界認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今年台灣的人均GDP將躍升至3萬5000美元以上,不僅在成績上超車日本、南韓,更是「稱霸東亞」。就連韓媒都稱讚,「如果說韓國經濟成長是用跑的,那麼台灣就是用飛的」。

日期:2022-10-1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35期︱台積電納入存股池的3個理由

我們將台積電(2330)納入存股池追蹤,主要基於三個理由:一、明年現金股利可望提升,加上股價大幅回檔,已具有更高的存股價值;二、不管與國際一線半導體股比較,還是與國際一線高科技股比較,台積電目前的投資CP值均是最高;三、我們仍看好半導體產業的未來5年的長線成長。

日期:2022-10-14

產業時事

台積電法說會》庫存修正何時結束、會買庫藏股護盤嗎?9大關鍵問答一文掌握

台積電(2330)週四(10/13)舉行法說會,公布第3季毛利率衝破60%、達60.4%,淨利2808.7億元,每股純益10.83元創歷史新高!然而,相較起台積電亮眼的第3季營運成績,法人更關注半導體產業目前遇到的庫存修正現況,以及台積電在美國對中國祭出半導體禁令後,將受到哪些衝擊,以下為今日法說會上的9大關鍵問答。

日期:2022-10-13

產業時事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10月16日,俗稱「二十大」的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即將於北京召開,並確立常委會人選。外界預期,中國未來5年的總體政策也將由此定下基調。但,無論「習皇帝」連任與否,不少權威經濟學家指出,二十大後的中國經濟,恐都難以避免走向「平庸」的命運,而曾經引領亞洲數十載的「中國世紀」,也或將因此迎來終結⋯⋯。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