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東奧和平vs.中共霸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使得今年的東京奧運成為史上最糾結是否如期舉辦的國際運動賽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東京奧運開幕時提到奧運的精神:「尊重和不岐視他人」、「幫助、分享、關心」,十分契合疫情下人類應該展現的生活態度。

日期:2021-08-06

產業時事

義和團再起?!小粉紅、戰狼狂出征東奧選手 學者:失控的民族主義恐養出任性巨嬰

東京奧運持續進行中,各國代表選手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無論奪牌與否、名次如何,都贏得自家國民的熱烈支持;然而,中國參賽選手除要頂著比賽壓力,還有來自於「小粉紅」的民族期待。這群充分展現愛國情操與民族主義的「小粉紅」,還到處出征支持台灣的選手和支持國手的藝人,同時惹怒日本和南韓網友,也使這波「小粉紅之亂」成另類的東奧賽場番外戰。

日期:2021-08-05

產業時事

奧運開幕NHK為台灣正名! 《產經》矢板明夫:主播提台灣「不會是個人意志」,支持台灣是全日本的氛圍

東京奧運開幕典禮日前(23日)登場,日本NHK直播時在我國代表隊入場時高喊「台灣」,讓不少台人激動落淚,卻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此外,另一張奧運桌球混雙頒獎典禮上的照片,位於頒獎台中央的金牌得主日本,與中國、台灣隊合影的距離也透露台日情誼。一場奧運,見證台日友好。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今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是不倫不類的名字,不知道哪來,台灣與日本人都知道,「NHK只是幫台灣正名,是應該說的事」,日本只是不再考慮中國的感受。矢板明夫更強調,「現在日本國民都很挺台灣」,政府當然不會違背社會氛圍與意志。

日期:2021-07-27

產業時事

解封後,世界會有什麼轉變?學者:「這些領域」未來將出現投資機會

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迄今,已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了,雖然陸續有部分國家開始解封,但未來變種病毒的威脅,對於世界各而言仍是相當大的未知數。不過,無論未來發展為何,這場疫情確實已讓人類的部份生活型態發生改變。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日前在北威線上論壇,以「投資新方向-歐美經濟解封後」為題演講,他提到,在疫情之下,改變最劇烈的就是數位以及生活上的改變,像是WFH成為一件很正常的事,因此也開啟很多人的斜槓人生,勢必也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日期:2021-07-14

財經時事

美中等著攤牌!謝金河:未來關鍵的90天 這個世界會有大變化

未來關鍵的90天,這個世界會有大變化!

日期:2021-06-10

財經時事

日本不畏中國打壓 贈疫苗予台!謝金河:這是「太陽勝北風」,深刻感受「誰對台灣好」

北風與太陽,這是伊索寓言很有名的故事,內容是北風和太陽比賽誰的力量比較強,能夠讓路過的旅人脫下斗篷,這個故事其實是要告訴大家,與其使盡全力控制對方,不如放手使對方心悅誠服!這次日本雪中送炭緊急送來124萬劑的AZ疫苗,全台老百姓心中的感恩之心上升至最高點,我看FB上每一個人都表達疫後最想去旅遊的國家是日本。圓山飯店及101大樓也打出燈光表達對日本的感謝之意!

日期:2021-06-05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拜登布局「天下圍中」美中角力進入深水區 謝金河:中國考驗才正要開始

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市舉行的美中二加二高層會議,透過媒體報導,大家看到兩個國家在積怨已深,按捺不住情緒下,演出一場火爆的情境秀,雙方互嗆,只差沒有拍桌抗議退場而已。

日期:2021-03-20

產業時事

台灣與法國在武漢肺炎期間增進雙邊關係

外交部8月下旬宣布在法國南部艾克斯普羅旺斯市(Aix-en-Provence)設立「駐普羅旺斯台北辦事處」,歐洲司長姜森表示這是台灣一系列外交突破中最新的成果,台灣成功對抗武漢肺炎,加上中歐關係日益緊張,為台灣增進與法國雙邊關係的機會。

日期:2020-11-02

產業時事

赤潮再度來襲:台灣國際地位之攻防戰

台灣的成功招來中國眼紅

日期: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