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1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四個小魔術讓你節稅不是夢 P.120

編按:五月是報稅季節,上班族辛苦一整年,現在又得為報稅、繳稅傷神,雖然領死薪水的上班族節稅空間不如有錢的大戶,但如果善用一些「小撇步」,仍有節稅空間。此外,去年以來房市逐漸熱絡,不少民眾有買賣房屋,其實換屋、購屋也有節稅方法,本周刊特摘錄早安財經出版的《聰明報稅&節稅一次KO》,為您找出綜合所得稅申報書中「暗藏」的節稅玄機。

日期:2004-05-13

財經時事

馬版財劃法打破中央集權又集錢? P.26

立法院一月十七日通過馬英九版的財政劃分收支法修正案,修正明定三級政府統籌分配稅款比率,以及統籌分配稅款來自營業稅、貨物稅與所得稅來源提撥比例之後,並未對每年各縣市政府為統籌分配稅款的爭吵不休畫下休止符。但對一般老百姓來說,這項修正的法令已拉高成為政治事件,在看「政治秀」之下,還是不知道這些政客在吵什麼!

日期:2002-01-31

財經時事

科技大亨身價知多少 p.36

財政部有意針對員工紅利課稅,首當其衝的就是最賺錢的高科技業,不過,員工紅利有限,每年頂多提撥八%、一五%盈餘給員工分紅,政府能夠課到的稅也不多。真正可怕,也是財政部一直想課又很難課的是證券交易所得稅,因為,每年配完股,不要說一般員工,這群赫赫有名的科技大亨,身價立刻暴增,這些稅如果能夠課到,政府財政窘狀立刻解決。

日期:2000-07-13

保險稅制

2024報稅》子女就學住宿費、在外租屋也能抵稅!準備1文件就行…新婚、離婚或分居怎麼報稅?

2024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已在5月1日開跑,還剩下約半個月的時間,你完成報稅了嗎?其實,報稅的眉角還真是不少,什麼方式最適合自己?有民眾好奇,有小孩的家庭,假如子女在外求學,以下這兩種情況,能否在申報時列舉房屋租金支出?1、學校註冊時繳交的宿舍費2、在校外租屋的租金此外,新婚、離婚或分居該怎麼報稅?父母一方由子女報扶養,另一方怎麼報稅?

日期:2024-05-14

產業時事

減稅大禮包來了!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提高,後年報稅適用…大學宿舍租金補助每學期5千、弱勢再加碼

行政院今 (23) 日召開院會,拍板通過財政部擬具的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明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提高至 9.7 萬元,標準扣除額增至 13.1 萬元,薪資、身障特別扣除額增至 21.8 萬元,減稅措施合計 662 萬戶受益,減稅利益 175 億元;政院同日通過教育部擬具的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計畫,自明年 2 月起實施,每學期補貼校內住宿學生 5000 元、弱勢生 7000 元,約 27.5 萬名學生受惠。

日期:2023-11-23

產業時事

捐錢還被罵「假公益真避稅」,有錢人心冷「我不捐了」!4年善款縮水127億「弱勢生6年沒營養午餐」

「這幾年,大家承辦的態度都很消極,包括主管機關、我們銀行受託人員都一樣,還有會計師甚至勸原本有意捐錢做『公益信託』的客人,走別的管道,因為媒體不斷地負面報導,甚至,我們手上有客戶已經捐出財產成立公益信託,看到媒體不斷說『假公益、真避稅』,氣憤地說,『算一下我這幾年所得稅少繳多少,我全繳回去,但我捐出去的錢全部撤回來,還我,我不做了!』」

日期:2022-08-10

保險稅制

今年報稅不可不知!沒有幫父母繳健保費 也可列舉扣除

家裏兄弟姊妹在分配綜合所得稅列報扶養父母時,通常會選擇讓最高所得者申報扶養,因為節稅效果最大;而由投保薪資最低者繳父母的健保費,繳出的健保費會最少。由於申報扶養和繳費的人不在同一個申報戶,申報扶養者一般報不到父母的健保費。財政部日前核釋新規定,不管是不是自己繳的健保費,只要申報扶養,父母的健保費都可以列舉扣除。

日期:2019-01-17

投資理財

今年報稅留意 一張圖搞懂綜所稅申報6個新改變

KPMG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0日表示,2017 年綜所稅結算申報與 2016 年相比有 6 個不同,包含調高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退職所得課稅門檻、配合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對於基本生活費不課稅、增加綜合所得稅聲明事項表、因應住宅法上路,房屋所有權人出租房屋做公益使用或租給領有政府租金補貼之承租人,每屋每月可享有最高 1 萬元租金免稅額度。

日期:2018-04-11

保險稅制

別讓節稅變相加倍奉還!會計師點名3種不當稅務規劃:除了這1種情形,不建議贈與房地產給子女

不動產涉及的稅目繁多,包括契稅、印花稅、房屋稅、地價稅、房地合一稅、財產交易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移轉不動產,可能另外涉及贈與稅及遺產稅。不動產的金額高,使民眾具有高度的節稅誘因。但涉及的稅法複雜,也常使不熟稔稅法規定的民眾顧此失彼,節了某個稅,另一個稅卻加倍奉還。此外,不熟悉相關法令和稽徵機關實務見解,誤觸「實質課稅原則」時有所聞。接下來分享幾個常見的不當規劃,務必引以為戒。

日期:2023-07-14

投資理財

普發6千現金錢哪來的?揭曉2021年18家繳稅大戶,這3家沒上市也繳百億...一表看懂誰貢獻最多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府院決議將2021年超標(指超過預算編列金額,以下同)稅收中的1400億元「還稅於民」,每人普發6000元。若細究發放財源,超標占比最高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這其實是企業因為業績成長,為稅收帶來的巨額貢獻;那麼,到底是哪些企業抖內(donate)這個大紅包給全國民眾呢?

日期: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