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全台防疫報導

全台青少年死亡首例!染疫居家照護後重返校園,15歲少年突昏倒逝世 8個月女嬰併敗血症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一(6/6)公布國內新增52992例本土個案及3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死亡案例中有一名8個月大女嬰、15歲青少年不幸離世,尤其是該名青少年是在結束居家照護後,重返校園卻突然昏倒送醫不治,成為台灣這波疫情首例青少年死亡案例。

日期:2022-06-06

產業時事

戴呼吸器2年、躺加護3個月⋯終於等到肺移植!婦產科名醫淚謝「捐器官的大愛」 首PO下床走動照

新光醫院婦產科名醫林禹宏4年前罹患血癌,接受兒子的骨髓移植1年多後突然出現多重器官排斥,戴上呼吸器。去年3月開始肺功能快速下降,必須肺臟移植才能活。而在一年的等待過程中,又經歷了移植前夕臨時喊卡的煎熬,但他不放棄希望,3月31日成功完成肺臟移植,昨(6/4日)在臉書最新PO文,表示花了1個月復健終於下床走出第一步。

日期:2022-06-05

職場生活

阿湯哥36年「死敵」因癌症失聲 《捍衛戰士2》催淚大和解發聲全靠AI! 為何連郭董都超重視人工智慧?

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的鉅片《捍衛戰士:獨行俠》衝出超高票房,上周末在美國開映適逢為期四天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單是美國國內的四天票房就衝上1億6050萬美元(逾47億元台幣),創下阿湯哥所有作品的美國首映周末票房新紀錄。令不少觀眾窩心的是,36年前在電影第一集中成為阿湯哥最大對手的方基墨(Val Kilmer),雖因2014年發現罹患喉癌後無法正常說話,卻在人工智慧(AI)技術協助下,巧妙在本片中與阿湯哥對話,並演出大和解戲碼。無巧不巧,鴻海去年10月推出的2021年科技日虛擬世界中,創辦人郭台銘不僅以數位分身出現,還開口講話,郭董的聲音其實就是由AI製作出來的。在郭董眼中,AI是重要性很高的新世代技術,而鴻海在董事長劉揚偉領軍下,也在成立不到兩年的鴻海研究院中,設專責單位專攻AI。

日期:2022-06-02

職場生活

輔以西醫治療打底,強化元氣、有效固本 中醫不藏私食補緩化療五大副作用

癌症治療中,常以「西醫治療、中醫調養」的內外結合等方式根除、消滅癌細胞,卻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醫師根據五大副作用,傳授多道食補、舒緩化療不適。

日期:2022-05-11

職場生活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今周刊發行人親身經驗:爸爸70歲第一次健檢發現了肝腫瘤,才能多活4年...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2022年1月份公佈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的時鐘速度加快為4分20秒,也就是每4分20秒就會有一人確診罹癌。其中,大腸癌連續14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肺癌緊追其後,長年排名第二。但若看十大癌症死亡率,肺癌卻「穩居第一」。面對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我們可以怎麼做?

日期:2022-04-29

產業時事

賠錢者最常說的一句話:「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了。」

投資失敗不是方法錯誤,而是你不懂得為何賠錢!

日期:2022-04-25

競爭力

花十年走遍全台為偏鄉孩童打造行動電影院 35歲腦腫瘤兩度被宣判死刑 3D電影導演:是孩子笑容拯救了我!

「傻瓜一直在路上」,笑稱自己是傻瓜的3D導演曲全立,在35歲時被診斷出腦中長了一顆拳頭大的腫瘤,如果不開刀只剩下6個月時間,被醫師兩度宣判死刑,到最後手術成功,開始走入偏鄉專為孩童播放電影。

日期:2022-03-31

職場生活

林口長庚完成50例肺臟移植,存活率達世界水準!罕病導致雙肺破裂反覆氣胸「邊緣性捐贈肺」移植救命

罹罕病肺臟破壞嚴重,接受「邊緣性捐贈肺」,雙肺移植重獲新生。21歲的陳先生,3年前自越南來台工作,去年健檢時發現胸部X光異常,後來呼吸越來越不順,走路也開始會喘,至外院檢查確認罹患罕見肺疾–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造成雙側肺臟嚴重受損而導致雙側氣胸,接受雙側胸腔鏡手術後症狀雖有改善,但因肺臟破壞太嚴重,需使用高流量的氧氣及持續胸腔引流,因而無法出院,只有肺臟移植才是最後的希望。

日期:2022-03-22

職場生活

客製化方式因應不同病症 醫用鎂合金降解 為微創手術帶來福音

生物醫用鎂合金具生物安全性、高強韌性、耐蝕性和可控制均勻降解等特性,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金屬中心)團隊結合微創器械開發出鎂合金相關的醫療器材,術後能自動在體內降解消失,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操作的方便性,更能大幅降低手術後風險。

日期:2022-03-19

保險稅制

從全人健康照護的體貼之心出發,與女性美力相守

隨著女性意識抬頭,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更在社會各領域取得專業上的傑出表現,不過在顧家拼經濟的同時,女性健康還隱藏許多被人忽視的威脅,根據統計,女性罹患婦科疾病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乳癌更是女性發生率的第一位,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風險,要如何投保才最有保障?

日期: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