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競爭力

從社會邊緣人到創業家 崴爺:愛錢,才會更努力

台中一中音樂課師生互嗆引發熱議,網紅企業家「崴爺」王明崴,想起大學時曾被教授當著全班的面,撕掉有關政治議題報告,他認為「有些人只是通過教師甄選,並不一定有資格成為人師」,也稱讚如今的學生已經進化,敢與和權威衝撞。------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到現在還是脫離不了「悲慘世界」的情節;貧窮的人、知識貧乏的人很難有能力保護自己,更別寄望別人的協助,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會自掃門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文刊載於20180511,更新時間為2022/3/16)

日期:2022-03-16

職場生活

「大仁哥」的真實故事,早期篩檢爭取治療先機

「癌症,對於現代人來說,可以說是『慢性病』,如果早期發現,控制得宜,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度過相對健康的餘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

日期:2022-03-04

職場生活

曾被宣判活不過半年,連遺照都拍好了...曲全立3D電影車走遍台灣316城鎮、繞地球6圈:傻一點,才走得遠

如果你動過一場性命交關的手術,如果你腦袋裡有11c.c.腦瘤的汁液、如果你的左耳沒有聽覺,右耳只剩下40%的聽力,你會怎麼辦?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曾經是台灣拍攝音樂錄影帶的第一人,當時KTV裡的歌幾乎都是他的作品。他也拍過《嘎嘎烏啦啦》《強棒出擊》《百戰百勝》《金曲龍虎榜》等知名節目,更是周華健、梅艷芳、高明駿、張清芳、殷正洋等人的音樂錄影帶幕後操刀者,也拍過舒淇、崔苔菁等大明星,連星雲大師都請他協助拍攝影片。就在事業風光之際,他卻被診斷出腦袋裡有一顆拳頭大的腦瘤,醫生宣判只剩不到半年的時間。奇蹟走過鬼門關,留下半聾半盲的後遺症,他對自己說︰「這是我重生的第二人生,既然我的生命是個奇蹟,那就得完成一些使命。」靠著自學,他成功研發了3D影像拍攝,於2013年以《3D台灣》紀錄片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情片同獲I3DS國際大獎。他也曾製作《美力台灣》紀錄百工技藝和台灣瀕臨消失的美景,現在則正著手以影像記錄台灣超人的故事。曲全立為了讓偏鄉孩子也能感受3D的魅力,於是載著夢想,開往台灣每一個角落。2014年至今跑了316個城鎮,超過250,000公里,相當於繞地球6圈。這些超凡的作品與計畫,每一個很難、每一項都是挑戰,他不但都做了,而且全數都是曲全立2002年開完腦瘤手術後才展開的拍攝計畫—在他失去的半邊的聽力與視力之後。「做就對了!」成為曲全立不可撼動的人生態度,立願以影像專業回饋社會。

日期:2022-01-19

職場生活

雄性素、基因無法逆轉 23歲就該開始保養 植髮「種好種滿」 術後養護最關鍵

千萬別小看頭髮,當禿頭發生在自己頭上,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雖說醫療進步,禿頭能靠植髮解決,但最佳時機、作法,你了解嗎?

日期:2022-01-12

職場生活

長庚醫院勇奪國家新創獎45項大獎 研究量能驚人 成果大放異彩

2021年第18屆國家新創獎昨(17)日頒獎,長庚醫院勇奪45項獎項,在全台醫療機構中獨佔鰲頭,不但展現強大的研究量能與豐沛的創新力,商化應用價值也將帶動台灣創新科技的新格局,更能造福病患。

日期:2021-12-18

職場生活

我無法捐肝、好怕她不在!張洪量哽咽感謝「換肝之父」陳肇隆,13小時救回立陶宛籍愛妻

知名歌手張洪量周五(12/10)上午現身高雄長庚醫院康復説明會,為的是感謝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團隊執行「活體肝移植」,成功將立陶宛籍太太Kate從鬼門關搶救回來。張洪量的太太今年4月開始出現黃疸、倦怠、食慾不振、腹脹,2個多月前肝功能惡化,合併大量腹水、肋膜積水及感染,且因肝衰竭急速惡化,因此急轉至高雄長庚求助院長陳肇隆。

日期:2021-12-10

產業時事

北醫大醫療科技展:驅動精準醫療、啟用生醫園區

北醫大體系今年聚焦「精準醫療.智慧創新」,於臺灣醫療科技展上大秀「一校六院」之傲人研發成果,更宣布2022年將啟用雙和生醫園區,結合全臺首創的「生醫加速器」,打造臺灣的「生醫矽谷」。

日期:2021-12-03

職場生活

眼科門診可處理、雷射僅需五分鐘 白內障術後必追蹤 「續發性」治療不動刀

白內障是眼睛老化的過程,似乎沒人可避免,隨著醫學進步,白內障手術已可快速安全地治療,但是,開完白內障手術後,從此就一勞永逸了嗎? 有沒有可能再次出現,請眼科醫師張正忠解答。

日期:2021-11-24

職場生活

天冷大啖薑母鴨 男「大血管撕裂」倒地...搶救10小時不治!醫揭「這1症狀」超致命

時序已過立冬,在冷空氣不斷發威的情況下,不少人會選擇「進補」來保暖身子,不論是薑母鴨或是羊肉爐,都是許多台灣人的心頭之好。只不過,進補之前也要先衡量自己身體的狀況,畢竟……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日期:2021-11-15

職場生活

生病教我的事》不抽菸、常運動…竟得肺腺癌!聯發科前財務長:逢人就鼓勵去做「這件事」

2010年我在聯發科,公司健檢時拍了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後,發現有0.5公分大的肺結節。當時醫生判斷有可能是肺癌,叫我3個月後再來拍一次。我很緊張,所以問醫生為何要等3個月?醫生回答我,如果是惡性的,肺結節會長大有變化。那3個月真的是度日如年,每天都在上網看資料。3個月後再拍片,醫生說沒有變化,一年之後再來追蹤就可以。一年後我又去,結節還是維持0.5公分,醫生研判是正常,當時報告還寫著是「良性」。所以我就不再理會,這件事就被我放下,忘了。直到2016年,我去做體檢又有LDCT項目,那時候一拍就說有肺結節,而且那時候已經變成1公分,跟第一次發現時相比,長大一倍。

日期: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