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2022縣市長選舉

勇敢站出來別怕!「客家農村么女」賴香伶領著關廠工人爭權利:弱勢的人還是有可能改變制度

「賴香伶」這三個字,在勞工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她於1994年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為勞工發聲。畢生投入勞工運動的她,從街頭、工會、台北市政府到立法院,始終站在勞工立場解決不公不義。從幕僚、政務官,到民意代表,28年來累積厚實且完整的資歷。今年,她要讓自己的職涯再上一層,代表民眾黨角逐桃園市長。她堅毅道:「我有能力提出選民想要的政策。」

日期:2022-08-01

產業時事

台東縣府發放老弱、社工、一線防疫人員每人3劑快篩試劑 孕婦7月底前憑手冊可領取

本土新冠疫情持續高峰,為守護老弱與防疫人員並加強校園防疫,台東縣長饒慶鈴宣布即日起發給社區關懷據點及文健站長者與工作夥伴、一線警消等防疫人員及社工每人3劑快篩試劑,約6萬5千劑快篩,守護鄉親的健康;針對國中小師生及老師等人員,縣府也準備1萬劑快篩,有需要的學校可向教育處提出申請,另有1萬劑提供孕婦同樣於6/13日起可至縣內原定期產檢的院所領取。

日期:2022-06-10

產業時事

大缺工時代

50年前,常看全球人口成長趨緩、缺糧、失業、環境惡化的書籍,彷彿是不可逆的宿命。時至今日,環境惡化的趨勢未改,但肥胖問題比飢餓更嚴重,勞工短缺更甚於失業問題。

日期:2022-06-08

產業時事

寶高智慧產業園區一期正式啟用 二期蓄勢待發 共創國際智慧城市產業新聚落

新北市政府今(22)日舉辦「寶高智慧產業園區一期啟用暨二期簽約典禮」,市長侯友宜以「3D全息影像」為活動開場,透過新科技展現市府將園區打造為智慧城市產業重鎮的企圖心。今日活動除了正式對外宣示園區一期啟用,也同步與園區二期開發單位辦理簽約儀式,未來一、二期園區合計達9.4公頃的空間,不僅將成為驅動北台灣產業發展的引擎,更可望創造下一個國際級智慧城市產業新聚落,初估可帶動16,000個就業機會及年產值達286億元。

日期:2022-04-22

產業時事

全國首創台東公私托費用一致 饒慶鈴:打造友善育兒城市 讓大家東漂到台東

為提供全縣嬰幼兒及其家庭專業育兒服務,並減輕各家私立托嬰中心每月家長負擔托育費用,縣長饒慶鈴表示,縣府推出全國首創類公共化政策,使公私托月費品質一致,讓送托家長付費合理、托育人員也獲得薪資保障,提升良好托育品質,另搭配提高生育補助等方案,為縣民打造願生、樂養的幸福友善育兒宜居環境。

日期:2022-04-06

產業時事

科技業搶救人口!台積電催生補助「加碼10倍」、鴻海生一個領逾百萬元:保母費、幼稚園全包了

越趨嚴重的少子化現象,讓市場逐漸萎縮、消費力減弱,未來企業也很有可能招不到員工,為了鼓勵員工「增產報國」,科技大廠們紛紛出招催生,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推動「台積寶寶茁壯計畫」,生育補助金直接加碼10倍「每胎補助1萬元」;其他企業像是聯發科、聯詠、緯創、仁寶等,補助金5000~66000元不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前更是喊出「0到6歲公司養」政策,員工每胎除了能月領1.5萬元育兒津貼,再補助7萬元,保母費、幼稚園的費用幾乎都由公司通通包了。

日期:2022-04-01

產業時事

宜蘭實踐一鄉鎮一親子館 育兒友善達成率冠16縣市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然而二〇二〇年臺灣史上首度出現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正式邁入人口負成長時代。經濟壓力、育兒無援讓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儼然成為新國安危機。為了翻轉劣勢,宜蘭縣政府帶頭當鄉親的育兒神隊友,十二鄉鎮市遍設親子館,營造優質共學、共玩、共讀空間,建構育兒友善場域,看顧咱們ㄟ寶貝。

日期:2022-04-01

產業時事

低所得、高房價幽靈持續遊蕩 年輕人不敢婚、不敢生 扭轉「生不如死」 托育設施比銀彈更有效

政府為催生,今年八月增加不少實質經費補助,台北市的夫妻生一胎,最高可拿到破百萬的補助,然而,最新民調顯示,給予更多友善的托育服務等婚育政策,會比直接發放津貼,更有助提高生育意願。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新北五箭翻轉經濟 雙升三創攜手企業邁向智慧城

經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火車頭,過去3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與國際經濟二大詭譎黑天鵝出沒,新北市政府5箭齊發翻轉創新,協助24萬中小企業度過挑戰。與民站在同一陣線,吸納逾7.5萬家新增企業,成經濟躍升底氣,當產業脫胎換骨有目共睹,實現雙升三創目標指日可待,也讓新北成為最有溫度的智慧城市。

日期:2022-03-11

職場生活

丹麥勞動時間僅有日本1/2,產值卻是日本140%的秘密

無論別人提出的學習法再優良,那終究不是你自己想到的方法。找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法,不要一味模仿他人,只要知道哪種學習法適合自己的大腦,一定能花更少時間,獲得更大的學習成效。

日期: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