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瞄準AI商機,美光台中四廠落成!想彎道超車三星、SK海力士,為何台灣至關重要?

全球記憶體大廠美光週一(11/6)宣布位於台中的四廠正式啟用、廠區主要負責整合先進探測與封裝測試,佈局目前正夯AI應用的HBM3E產品。

日期:2023-11-06

產業時事

創新板申請今年衝15家!證交所董座林修銘:要找到台股下一個護國神山

「創新板」(TIB)是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以來最想要兌現的「政見」,隨著疫情趨緩,9月甫率團到美國參訪投資機構回台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將持續透過創新版孕育臺灣新經濟產業,與台灣證交所(TWSE)一起打造成為國際品牌,攜手打「國際盃」。

日期:2023-10-19

產業時事

熙特爾打造賽車改裝廠 能源展秀儲能多元應用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台灣政府去年正式宣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透過國家總體政策規劃,積極邁向零碳未來。在今年台灣最具指標性能源產業交流平台Energy Taiwan「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10月18日至20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聚焦綠能、儲能、創能與永續。國內儲能新秀熙特爾新能源首次於展覽中亮相,在儲能區I0001展示「自主研發之能源管理系統(EMS)」、「智慧化儲能方案」、以及「引入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3D建模、智能化工程及營運管理方案」三大區塊。

日期:2023-10-18

產業時事

預言台灣高科技業下一個繁榮!杜英宗:AI浪朝下,台鏈將吃到90%商機

2018年12月,筆者有事情到北京,那時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對中國的貨物課很高的關稅,我當時觀察到中國的高層每一個人都很焦急,氣氛非常沉悶。其實,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

日期:2023-10-12

產業齊綻、創利臺南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舉辦低碳轉型座談 探索企業可行路徑

產業如何因應淨零浪潮,完成低碳轉型為增加產業競爭力之國際趨勢;此外,全球ESG浪潮對應之政策規範亦直接影響了產業供應鏈。為協助南臺灣產業之低碳轉型及因應ESG潮流,本局於112年9月15日 (五) 下午1點30分假沙崙綠能示範場域E棟203室舉辦「製造業低碳路徑:產業轉型大探索座談會」,會中分別由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陳祖筠研究員介紹中小企業節能減碳重要性與Line@碳服務工具;ESG永續發展協會余政龍博士分享ESG潮流下的製造業者之挑戰與機會;眾宇科技有限公司鄭新有顧問則針對製造業數位轉型實務進行分享,期盼透過本次活動,有助於引導南臺灣製造業者之數位低碳轉型。

日期:2023-09-19

產業時事

潔淨再生能源 永續低碳家園

目前全球再生能源中,發展最成熟的,莫過於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

日期:2023-09-1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各國都來搶,原來不只地緣政治》為何新冠病毒、碳排放要交錢 都促使台灣半導體廠在全球開枝散葉?

台積電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大國的強力追捧對象,原來原因並非只是美中對抗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身為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成員的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與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都指出,在地緣政治之外,肆虐全球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全球淨零碳排風潮衍生的各種碳費機制,不僅使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開始區域化,也是台灣晶圓製造廠商開始在海外建立產能的重要原因。在這個大趨勢下,未來十年由區域政治引導的半導體供應鏈成本上升,以及區域性的供應鏈分割,將會愈來愈明顯。

日期:2023-09-05

財經時事

高端技術獲世衛技轉許可,為全球第一個非獨家!高端:若再授權可收權利金

世界衛生組織、藥品專利聯盟(Medicines Patent Pool,MPP)與COVID-19技術獲取池(C-TAP)今天宣布,獲得高端疫苗技轉新冠肺炎疫苗技術,此為全球第一個非獨家的新冠疫苗許可。高端今晚發布新聞稿表示,未來如再授權予第三方,將可收取授權金,並促進疫苗製造技術全球廣泛應用。

日期:2023-08-30

產業時事

矽谷為何難以複製

矽谷的絕對龍頭優勢,演變為多中心生態系,東、西岸形成了兩個廊帶。複製矽谷到亞洲,日本市場加台灣新創生態系或許是一條路。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華府看北京vs奧本海默看二戰德國》為何美國有人擔憂 量子技術若落後中國 代誌大條了?

好萊塢電影《奧本海默》票房在台灣及美國都持續發燒,惟華府開始有智庫觀察家認為,片中敘述的情節及國際關係大背景,與80年後的今天高度近似。當年美國政府之所以投入龐大人力及資源至曼哈頓計畫,就是要搶在納粹德國之前做出原子彈,好扭轉同盟國的二戰態勢,避免敵人先「魔高一丈」。2023年的今天,美國與中國在許多層面爭霸的態勢愈來愈明顯,而在兩國都投入發展的幾項新興技術中,中國在量子技術投入的資源規模似乎遠高於美國。這讓華府部分專家敲響警鐘,認為美國絕不能讓中國搶先獨霸量子科技,因為北京明顯想要挑戰華府在全球秩序的霸主地位,若率先掌握了軍事應用潛力不小的量子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日期: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