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74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一圖看懂一周天氣!午後雷雨連下好幾天,出門要帶傘...降雨熱區在哪裡?這3天雨勢最大

氣象局指出,這幾天太平洋高壓勢力較弱,未來一周雨勢和雨量將明顯減少,轉為典型的夏季天氣;不過周日(8/20)午後山區對流旺盛,將有雷陣雨或局部大雨。周一(8/21)起至周五高溫炎熱,各地多雲到晴,但仍要慎防午後雷雨又大又急。周六至下周日,轉偏東風,東半部下雨機率略增,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天氣則無太大變化,維持多雲到晴。另外,南海水氣稍增,金門、澎湖偶有短暫陣雨,馬祖有短暫陣雨。氣象局表示,尤其周一到周三山區午後雷陣雨雨勢會較大,至於中南部清晨上午海陸風影響,會有零星降雨發生,下周六起轉為東風,東半部下雨機會增加。

日期:2023-08-20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819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8-19

職場生活

「窮人的奶油」好處多,酪梨降膽固醇、血壓還能防中風...熱量等於一碗飯,1吃法藏地雷「越吃越胖」

酪梨原產於美洲、台灣產期為每年6月至隔年2月,由於營養密度高被喻為「窮人的奶油」。但你知道,酪梨其實不是「水果」嗎?從營養學上的分類來看,酪梨在6大類食物中屬於「油脂類」,含有豐富的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C、E、膳食纖維及鉀,因此有「幸福果」的美名。要注意的是,雖然酪梨營養多多,但要注意一顆熱量相當於一碗飯,若想吃酪梨養生、瘦身也要適量。

日期:2023-08-17

職場生活

中國進口黃魚有禁藥,家樂福、大潤發全下架!過量恐影響腎功能...為維持生產量,專家曝「養殖手法」

食藥署針對進口商、批發市場、盤商、傳統市場、及各大賣場檢測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結果,在抽驗1038件禽畜水產品中,分別在家樂福、大潤發以及一家冷凍牛排海鮮連鎖專賣店,共檢出4件動物用藥殘留違規,而且都是自中國進口的「黃魚」。這4件不合格黃魚,都含有國內禁用於水產品的抗生素「恩氟奎林羧酸(Enrofloxacin)」,過量嚴重恐會影響腎功能,食藥署表示,將對中國進口的黃魚進行為期3個月加強抽驗,也對本次檢出不合格產品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不得販售,並依法處辦。

日期:2023-08-15

投資理財

北市30年老宅佔7成,老謝:都更不只爬樓梯問題…林右昌從「這裡」下手:要讓人住得起、買得起

近年來物價高漲、房價高漲,民眾生活越來越苦。政府在今年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以預售屋禁賣紅單、增加囤房稅等抑制房價。內政部部長林右昌表示,除了打房,政府還推出社會住宅,目前手上已有25萬戶,初期是整合國公有土地來蓋,未來將結合捷運TOD專區,或是用區段徵收、產業園區、以及科學園區規劃時,將社宅的需求考慮進來。

日期:2023-08-14

職場生活

老是這裡痛那裡痛是無病呻吟?長期忽略的「慢性疼痛」也是病,除了手術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經常疼痛的人常常會伴隨睡眠失調、工作效率差等問題,所以旁人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人常常很暴躁。而且有慢性疼痛(超過三個月)的患者,身體對於疼痛的閾值會越來低,更容易受疼痛影響且藥物容易失去原本的效果。最終導致各種失能如無法工作或是無法參與社交活動。

日期:2023-08-13

產業時事

網紅質疑貪污導致虧損,台電喊冤:長期擔任「通膨消波塊」,再生能源購電僅占總支出6%

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加上長期以來低廉電價影響,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預計今年底累計虧損近4000億元,快要超越資本額4800億元瀕臨破產。有網紅在直播中質疑,台電的虧損與外購再生能源有關,甚至以貪汙來形容。對此,台電澄清,台電是為抑制通膨吸收虧損,再生能源購電僅佔總支出6%實非虧損主因。

日期:2023-08-13

投資理財

囤房稅2.0要來了!自住、房東、多人繼承修法一次看 新制上路前先抓逃稅大戶「補稅總額破億」

財政部「房屋差別稅率2.0」即將於9月底前送立法院審議,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戶數,由現行的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稅率未來也會依戶數進行差別稅率調整。勤業眾信會計師提醒,這次囤房稅有5大修法重點,納稅人一定要盡早了解,以免自身權利義務受影響。財政部表示新政策上路前,為抑制逃稅問題,已加強查核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金所得,合計補稅超過1億元,並呼籲囤防戶若誠實申報租金所得,可享有3大稅賦優惠。

日期:2023-08-11

投資理財

拒絕百億業績還能成就第一!永慶房屋以誠實為王道的經營策略

2020年,台中王先生找了某大品牌房仲幫忙處理祖先留下的房子,以總價300出頭萬元售出。沒想到,半年後,他發現那間房子以近500萬元再次出售;前後兩次交易僅隔半年,價差竟達49%。黑心房仲看準民眾不熟悉房價,自己買斷或聯手投機客賺差價的現象,時至2023年的現在,依然時有所聞。

日期:2023-08-11

產業時事

中國經濟為何陷入困局?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習近平的失誤恐讓「清算之日」提前到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