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6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投資理財

納入MSCI只是開始 A股還坐擁三大利多

從台股和韓股經驗來看,納入MSCI只是個「開始」,意味著過去封閉、高度管制的A股,已經逐漸鬆綁並和世界接軌,投資人唯有長線心態持有,才能賺到A股的開放財。

日期:2018-05-15

投資理財

免錢最貴!後收手續費不能不知的眉角

台灣基金費用率偏高,申購基金又是採計佣制,是知名基金達人如綠角經常痛批這種不合理現象,也不斷鼓吹投資人應該跨境投資美國ETF,在自由化的台灣,這種批評和倡議是可以理解,但台灣最不缺的是看不慣就拂袖離開的人。

日期:2018-05-07

產業時事

用半導體規格賣水產 讓冷凍魚像「現撈仔」 崇越郭智輝2018布局:到中東賣海鮮

原本只是想要賣保鮮設備,卻因為愛吃魚,決定跳下來打造水產事業,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直指,二○一八年會是旗下的生技事業最重要的一年。

日期:2017-12-27

財經時事

新創尖兵》雲豹、永鑫 從屋頂到滯洪池都能蓋電站 三個七年級生攜日本經驗 搶太陽能兆元大餅

台灣喊出二○二五年太陽能裝置容量目標達到二千萬瓩的商機,投資規模上看一兆元。這塊大餅,不只老企業磨刀霍霍,不少新面孔也積極卡位。

日期:2017-11-09

產業時事

縮表後的世界

2017年是QE退場元年,此言毫不誇張。不只美國縮表,其他地方也在發生。貨幣政策不再為市場單邊護航,波動加大、資金流向更難琢磨,這是縮表後必須正視的。

日期:2017-08-24

投資理財

【巴菲特股東會專題報導】當年的巴菲特是如何成為股神的? 解讀《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1956年,巴菲特出資100美元,成立第一個合夥事業。往後14年間,平均年化報酬率23.8%,合夥事業資產從1萬美元暴增至1億美元。《巴菲特的投資原則》這本書,帶讀者一窺巴菲特成為股神的黃金14年間,他的經營以及投資洞見。

日期:2017-08-20

財經時事

藍天集團董座只進不出 坐擁1800億資產 許崑泰如何從代工 變身中國商辦大亨?

從筆電代工起家,藍天集團董事長許崑泰,轉戰中國地產開發有成,投資遍及3C賣場、百貨、飯店,近年返台投入BOT,他看好什麼?面對中國地產市場起伏,他有什麼生存之道?

日期:2017-08-10

財經時事

破英文、沒背景,竟讓紐約、矽谷投資人掏錢入股 被看扁的台灣囝仔 征服華爾街實錄

陳正倫,一個來自台灣鄉下的青年,上台會發抖、英文說不好,他逼自己克服內心恐懼,站上新創的世界戰場美國。他的寵物醫療平台令華爾街投資人驚豔,力邀他去紐約開辦。台灣的新創能量充沛,卻未曾出現獨角獸;與此同時,美國大咖天使投資人,卻大讚台灣年輕人的創意值得投資。這種落差,道出台灣投資環境的什麼問題?對創業者與投資人,又有什麼啟發?除了陳正倫,台灣每年有一四一萬名新創者,正在挑戰未知。他們勇於跳脫舒適圈的創業家精神,不僅是翻轉自己人生,也是翻轉台灣未來的希望。

日期:2017-06-15

產業時事

新南向政策的美麗與哀愁(上)——台灣無積糧 這是條困難路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許多企業紛紛前往設廠耕耘;相較於中、日、韓,這群沒有政府當靠山的台商,是否能打入當地內需市場,仍是個未知數。

日期:2016-11-24

產業時事

韓國、台灣同病相憐

從韓進海運破產、現代汽車罷工,到三星手機爆炸事件,韓國大企業狀況頻傳。與韓國在政治、經濟上有類似背景的台灣,面對眼前詭譎的局勢,能否調整腳步走得更穩健?

日期: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