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7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職場生活

半百人生 心血管、新陳代謝⋯亮紅燈 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 健檢項目不漏看

健康檢查就是健康的保證!然而,何時該做檢查?又該做什麼樣的檢查?若有預算考量,國健署的免費成人健檢與四癌篩檢,究竟可不可行?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身體有10種警訊恐罹癌!不抽菸、沒家族病史...「社會菁英」得肺腺癌:別以為人生跟癌症是平行線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若在不明原因下,身體出現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癌症篩檢。

日期:2024-05-28

職場生活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2022年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第五選區前候選人張惟晴,於2023年12月30日離世,享年36歲。家人在臉書上發出訊息與訃聞證實消息,張惟晴才在12/9發文自己只剩下37公斤,爸爸和她一起做瑜珈、還去買生日禮物給她。張惟晴是在2022年發現罹患卵巢癌,手術摘除後卻又在2023年4月發現子宮頸癌,勇敢接受化療卻仍不敵病魔驟然離世。張惟晴的家屬寫道:在這星光黯淡的日子裡,我們的心中充滿著無法言喻的悲傷,向您傳達我們家庭中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我們親愛的妹妹,我們心中永遠的寶貝張惟晴,已於民國112年12月30日,離開我們的世界,成為最可愛、最美麗的小天使,輕輕飄向天堂,成為那裡最璀璨的星。在她短暫卻充滿愛的一生中,惟晴以她的純真、善良與熱情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她的離去,讓天空多了一顆明亮的星,但我們的世界卻失去了一道光。

日期:2024-01-01

職場生活

巧克力囊腫最常見 畸胎瘤防惡化 卵巢囊腫良性居多 這一刀別亂動

許多女性一聽到卵巢囊腫,就會認為是罹患了癌症,然而絕大多數的卵巢囊腫都與生理期有關,因此,遵循醫師囑咐、按時回診才最重要。

日期:2021-04-21

名醫教你看懂健檢的眉眉角角

卵巢癌腫瘤標記高別慌 可能是拉肚子造成的

Q:40多歲愛打扮的Amy拿到健檢報告後就整天悶悶不樂,先生一問才知道,原來太太健檢報告的CA125數值寫著「38U/ml」,先生看到紅字比註記的正常值35U/ml略高一點而已,關鍵在於旁邊有小一號的黑體字寫著「卵巢癌腫瘤標記」,Amy以為得了癌症,每天都悶悶不樂。

日期:2018-04-03

競爭力

李偉文:癌症篩檢很重要 不要鐵齒!

我們對於癌症的反應往往呈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太害怕而不斷去做各種檢查,另外一種是逃避,連最基礎的篩檢都不做。

日期:2018-02-12

競爭力

長庚大學 臨床資源豐富支撐實作精神

由於有醫院的臨床資源,長庚大學在發展生物科技時,把焦點放在醫療上,設立「生物標識中心」,致力於疾病預防研究工作,把高階生物技術應用在診斷、預防和檢驗上,期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社會成本。

日期:2011-06-16

職場生活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蕭彤雯:健康人生就像LIVE新聞 無法NG重來

個頭嬌小,張著靈活大眼,一走進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所有人都感染到蕭彤雯滿滿的活力。專業醫藥記者出身,現職健康節目主持人,一般人一定覺得蕭彤雯對自己的健康管理很有一套,她坦言過去從事高壓的新聞工作,該有的「職業傷害」她一樣也沒少,甚至還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命撿回來後,才讓她對健康人生有了不同體悟。

日期:2021-04-20

品味人生

權威名醫教你提早發現病徵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日期: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