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6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租屋、買手機、貸款……不再需要父母同意 民法18歲新制 44萬人權利義務一次掌握

為了正視青年自主、確保法律權責相符與順應國際趨勢等目標,十八歲成年新制上路,綜觀新法帶來的諸多改變,總算解決了介於十八到二十歲之間青年的尷尬處境。先看權利。成年新制上路後,年滿18歲即在《民法》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不再需法定代理人,便能獨立進行有效的法律行為,影響層面包括契約、金融、婚姻、醫療、稅務等。滿18歲的青年就算是成年,擁有完全行為能力,在被社會視為成年的同時,也會被賦予自己養活自己,不能靠人扶養的義務,過往所得稅法允許20歲以下的人被父母扶養,未來就會降低到18歲,以配合前述的民法修正。父母對子女的扶養義務將限縮到子女18歲為止,因此若請求父母(或一方)負擔扶養費用到20歲或大學畢業,將可能因為法院認為子女已經有足夠的謀生能力而遭到駁回。至於贍養費部分,過去離婚父母對於小孩子扶養費的給付期間,協議書可能會寫「至成年為止」,且法院關於扶養費給付的裁定,通常也是寫至成年為止,也就是20歲。112年1月1日成年年齡改成18歲後是重大變革,既有有扶養費協議、裁定不受影響,若以成年為期間末日,一樣須給付到小孩滿20歲,112年1月1日後的扶養費協議,則以18歲為成年定義。

日期:2022-12-21

職場生活

「我親手將先妻與胞弟抱進棺內,傷痛埋深處」…郭台銘追憶摯愛:盼癌友不用再問能活多久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周一(12/19)深夜突發長文,悼念亡妻林淑如,原來是她的72歲冥誕。郭台銘憶起2005年那年,癌症帶走了他的太太,2007年癌症又找上他的弟弟。「那幾年,我的一切心力幾乎都在與癌症對抗,最終仍然天人永隔,我親手將我先妻與胞弟的遺體抱進棺內」。郭台銘說,自己很長一段時間,心中有一塊已隨他們而去,「救不回的愛人與家人,這段難以撫平的傷痛被我塵封在內心最深處」。

日期:2022-12-20

產業時事

鴻海董事長 接棒續衝 贏更多 劉揚偉

二○二二年對鴻海而言,堪稱是坐雲霄飛車的一年。上半年中國上海封控,它的同業和碩、廣達的工廠,紛紛因封城而關閉,讓它享受了不少轉單紅利,並且獨家拿下高階iPhone 14 Pro組裝訂單,讓外界紛紛對其今年表現寄予厚望。

日期:2022-12-14

投資理財

書店裡找寶藏股,一年後漲14倍!上班族用3萬本金10年滾出3千萬:看到有興趣的股票先檢查6件事

接下來,我要分享自己集中投資小型股,並確實獲利1億日圓的一個實例。2017年3月在東証一部上市的「北方達人公司」(2930=以下稱「北方達人」),我在股價70多日圓的時候買入,約一年後,股價便超過了1000日圓,足足漲了14倍以上!我是如何找到這支個股、又是決定如何投資,為什麼能一直持有到股價漲超過10倍的?從這個案例,應該可以讓你掌握集中投資小型股的整體流程。

日期:2022-12-08

產業時事

加速布局》從零件、模組到整車都想做 鴻海搶當Tier 0.5供應商 看懂劉揚偉的電動車拼圖戰略

納智捷電動車n7預購爆棚的背後,不少人士的解讀是「多數消費者其實是衝著鴻海來的!」也讓法人圈猜測,鴻海下一個電動車開花結果之地,究竟會落在哪裡?

日期:2022-12-07

產業時事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要之務就是籌辦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補齊太空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產業戰力大升級。

日期:2022-11-29

產業時事

6500位移工命喪8座新球場,卡達「血腥世界盃」內幕:世足賽期移到冬天,對球員有多傷?

在世界盃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主辦國受到如此規模龐大的質疑,雖然卡達的人均GDP在世界上名列前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因為卡達豐富的石油資源,並不代表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

日期:2022-11-23

2022縣市長選舉

台少盟推18歲公民權 朱立倫、賴清德、柯文哲串聯盼投同意票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推出《成年的最後一哩:世代對話》18歲公民權宣傳影片,邀請江啟臣、柯文哲、陳建仁、陳椒華、黃珊珊、趙少康(按筆畫順序)等跨黨派名人與18歲青年進行世代對談。另外,朱立倫、賴清德、侯友宜、蔣萬安、林耕仁、謝龍介等人也現身串聯支持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一同呼籲11月26日投下同意票。

日期:2022-11-14

產業時事

屏東三大優勢條件 吸名廠紛紛來設廠

台灣國境之南—屏東,產業結構一直給人偏重農、漁、畜牧業的刻板印象,聊起屏東特產,大多數的人都能如數家珍脫口說出好幾個,櫻花蝦、黑鮪魚、可可、蓮霧…個個都讓老饕豎起姆指稱讚,其實屏東近年來在縣長潘孟安致力推動經濟發展、卯足勁招商引資下,已從農、漁、畜牧重鎮華麗轉身,蛻變成科技城,成為臺灣西部科技廊帶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日期:2022-11-10

產業時事

休息站吃個便當,電動車電力竟從10→80%!3年產值翻倍,充電樁兆元商機解密

台灣人常說,「不想輸韓國」,但,一趟1600公里的跨海直擊,我們發現在一項堪稱未來5年全球最火燙的基礎建設,台灣,正處於落後階段。這個基礎建設,就是充電樁。

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