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品味人生

癌症不用開刀就會好? 名醫破解

全民藝人豬哥亮大腸癌過世,從生病到往生過程引起社會關注。 回顧病程傳言甚多,比如迷信不開刀,聽信坊間口耳相傳吃偏方,這其實是許多癌友會做或想做的事,但又不知道對不對,到底專業醫師怎麼看?

日期:2017-05-26

品味人生

別輕忽脖子上無症狀腫塊

國民健康署上周公布2012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連續7年成為增加人數最多的癌症。而以前不常見的甲狀腺癌發生率,今年也擠進前10名。醫師提醒,女性、肥胖者是罹患甲狀腺癌的高危險群,即使是年輕女性也不能輕忽。

日期:2015-04-23

品味人生

跌倒 銀髮族的第二殺手

知名本土作家吳念真,日前在浴室跌倒,幸好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其實,吳念真並非特例,因為台灣65歲以上老人跌倒比率正逐年增加,甚至成為造成銀髮族死亡事故的第二殺手。

日期:2015-04-02

職場生活

溫馨陪伴女性好朋友的專家,培力藥品,您的健康守護者

注重女性「月月有,好朋友」的首屆女子月月有特展即將於4月12至14日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登場,全台首創打造獨立荷爾蒙製劑廠的培力藥品,以內服、外用等超優質產品,備受消費者矚目,希望能守護女性於人生各階段的美麗與健康。培力,陪妳每一刻!

日期:2024-03-28

職場生活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大多要透過生物標記檢測尋找基因突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能協助癌症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過去必須自費且所費不貲,衛福部日前定案,最快5月起將19種癌別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每年有超過3萬名癌友受惠。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職場生活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日期:2021-02-24

品味人生

年紀大了骨鬆逃不了 切記「保密防跌」

根據中華民國骨鬆學會調查,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骨鬆盛行率為三一%,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其併發症所造成髖部骨折第一年的死亡率接近二○%,遠遠高於第三期乳癌!

日期:2020-03-04

品味人生

一頭黑髮全天然!台大名醫張天鈞:抗老養生愈早愈好,退休還要懂得「認真地玩」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是國內知名的甲狀腺、內分泌權威,不但門診一號難求,更曾名列全台掛號人數前6多的醫師。70歲的他早在2015年就退休,但忙碌工作依舊,直到2018年底骨折開刀,才終於讓他的腳步慢下來。如今他減少看診,多留時間給自己與家人:看電影、出遊、作畫、寫文章…,生活豐富精彩,如同他油畫作品中溫暖而繽紛的色彩,人生從70歲開始煥發新生。

日期: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