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9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碳有價化時代來臨 經濟部加速推動台灣淨零轉型關鍵戰略

當全球如火如荼加速邁向2050淨零轉型,如何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競爭力?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21日出席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聚焦台版淨零轉型關鍵戰略,探討從台灣處境出發,攜手產官學研單位推動能源轉型,從中挖掘機會與商機。

日期:2023-03-28

產業時事

媒體與數位平台第2輪對話,「4主張」盼正面回應訴求:應重視產業困境,籲設分潤機制

有關媒體議價,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今(27)日舉辦第2輪對話會議。數位部說,會上達成兩點共識。另據了解,新聞產業與META的對話安排在明(28)日。

日期:2023-03-27

產業時事

3千億拿去撒宏都拉斯能用很久…謝長廷:選另條路發6000給全民「不與中國比撒錢值得支持」

宏都拉斯與我國斷交,駐日大使謝長廷周日(3/26)表示,若把全民共享6000元的預算1400億元拿來鞏固宏都拉斯等外交關係,可以用很久,但是政府選擇用來與全民共享,而非與中國進行撒錢比賽,這樣的政府值得支持。對於媒體詢問關於前總統馬英九將訪中國的看法,謝長廷詼諧地表示他不適合對馬英九的任何問題提出評論,「我與他競選過,我若說他笨,我更笨啦,所以就是說祝福他啦」。他也表示「江湖險惡,中國路途也難走,請他保重。」

日期:2023-03-26

產業時事

組織、法規帶來的窘境 讓資安即國安難落實 資安風暴救火隊數發部 為何失靈了

去年剛成立的數發部,在這一連串資安風暴中,原被期待扮演「救火」角色,如今卻淪為「專業諮詢幕僚」,究竟問題出在哪?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台灣淨零轉型該如何落實?曾文生、黃男州提出因應之道

面對零碳時代來臨,台灣有哪些因應之道?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與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今日(3/21)上午在《今周刊》主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論壇上,分享「台灣的淨零轉型關鍵戰略」及「氣候金融的發展與挑戰」。

日期:2023-03-21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加速邁向淨零轉型!蔡英文:這是場耐力賽,政府會確保不缺電與供電穩定

《今周刊》週二(3/21)主辦《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以「迎戰零碳時代」為題,請來總統蔡英文、史丹佛大學Doerr永續發展學院院長Arun Majumdar、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等產官學專家,一起為台灣迎戰零碳時代找解方。

日期:2023-03-21

職場生活

現金6000元官網上線,身分證尾數「這兩個」今天8點起跑!登記入帳分流順序出爐看這裡

普發現金6000元將在週三(3/22)開放線上登記,財政部宣布登記前5日將採分流方式,由身分證尾數0、1的民眾最先開始登記,23日至26日則依序開放其他尾數的民眾登記。財政部說明,規劃建置的「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宣導網站及客服專線「1988」,週一(3/20)上午10時起正式上線;其中,登記入帳網站3/22開放線上登記,「ATM領現」及「郵局領現」的開放時間尚待政院公布。財政部召開「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宣導網站上線暨線上分流登記說明」記者會,政務次長阮清華表示,目前規劃發放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5種方式發放。分流登記期間(3/22至3/26)將採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尾數分流,每日開放兩組尾數的民眾登記,身分證尾數「0」、「1」的民眾可在3/22率先登記。3/23為「2、3」,3/24「4、5」,3/25「6、7」,3/26則為「8、9」。

日期:2023-03-20

產業時事

「其實政府最初根本不想投資台積電」張忠謀揭秘辛:剛上市就想賣光光,只有「他」相信我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3/16與《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進行半導體世紀對談,當中也揭露了台積電創立之初,若不是前經濟部長李國鼎力挺,政府根本不可能投資台積電,張忠謀表示台積電掛牌上市後,政府巴不得立刻賣光光。

日期:2023-03-16

保險稅制

「別把成本落在低薪勞工身上」勞保破產倒數,陳建仁允明年編千億挹注!學者曝改革唯一解方

勞保基金規模目前仍高達7824億元,但隨著近10年來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人數遠大於繳保費人數,讓勞保破產年限持續逼近。面對勞保龐大財務壓力,政府今年以公務預算450億元加疫後特別預算300億元撥補勞保基金,但恐仍入不敷出。行政院長陳建仁周二(3/7)表示,2020年至今政府挹注勞保共1470億元,明年會努力編列1000億元預算來挹注勞保,讓勞工能安心工作。學者辛炳隆肯定短期可靠政府撥補,也能提高營業稅作為財源,但他坦言長期來講,勞保改革勢在必行且別無他法,就是「繳多領少」,問題在於討論由誰「繳多領少」,因此得注意代際與代內公平。

日期:2023-03-08

職場生活

從國發會主委到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如何變身為高年級CEO 找到人生下半場的志業?

一提起陳美伶,多數人腦中先想到的,就是地方創生。政府從2019年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責,推動國家級的地方創生計畫,希望解決台灣社會的城鄉不均衡、東西不均衡的發展問題,更要消弭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兩個極端現象的衝擊。這使2019年成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時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自然成為執行這項政策的大將。2020年她從國發會卸任後,2021年底在民間企業支持下,成立了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繼續以民間身分推動這個工作。以往極少見政務官卸任後,仍以民間身分繼續參與或推動在任時負責的重大政策。法律人出身的陳美伶,為何願意繼續投入,甚至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

日期: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