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2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4
投資理財

降低油價抗通膨,白宮祭出史上最大石油儲備釋放計畫:半年內每天釋出百萬桶

編按:華爾街週四 (3/31) 迎來通膨過熱的經濟數據,加上白宮宣布史上最大石油儲備釋放計畫、中概股退市危機再起,烏俄兩國恐爆發核戰,眾多利空消息環繞,美股大跌作收。拜登政府表示,5 月起的半年內將釋出每日 100 萬桶、持續到秋初共可釋出 1.8 億桶儲油,以對抗通膨、壓低油價,專家警告此舉可能在短期內壓制高漲的汽油價格,但長期成本不可忽視。美國總統拜登形容這波釋油意在度過眼前危機,以「對抗俄國總統普丁入侵烏克蘭對汽油價格造成的影響」,他預估此舉可讓目前每加侖超過 4 美元的汽油價格下降 10 美分至 35 美分。而台股受美股影響,周五(4/1)一開盤亦重挫236點,失守17500點,權值股台積電跌幅逾2%,股價最低來到584元,下跌11元,金融股相對強勢,包括台新金、臺企銀、富邦金等都維持紅盤,傳出要與兄弟合併的新光金大漲近5%,股價來到11.4元。新光金控傳出要和台新金兄弟各自爬山後,已快到「山頂會合」?新光金有內部人爆料,董事洪士琪提案成立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專案小組研究可行性,新光金表示,目前僅是董事提案,不是新光金「想嫁」、對方也未正式「提親」,董事會也尚未通過此提案,不過股價已具想像空間,讓小股民紛紛搶進。

日期:2022-04-01

產業時事

新光金公主吳欣盈:高齡社會來臨,25歲就要開始準備退休金

新光金大公主吳欣盈今天以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身分到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以「掌握樂活人生的關鍵三要素」為題發表演講。吳欣盈說,隨著高齡社會來臨,退休族離開職場之後還有30年的生活時間,因此「退休金必須在25歲就要開始準備,退休理財永遠不嫌早。」

日期:2019-12-17

財經時事

裕鐵林高煌大買新光金為哪樁?默默成第9大股東、持股傳逼4%威脅第一大股東新光醫院!

編按:新光金公布最新前10大股東名單,其中特別的是,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堂弟林高煌為董事長的裕鐵企業,以15.7萬張、占1.08%,首度躍升新光金第九大股東,而以目前公告來看,裕鐵加上林高煌持股總張數已逾21萬張,但市場傳言加計好友圈持股,實際持股比率高達4%,已經直接威脅新光醫院第一大股東地位。

日期:2022-05-17

產業時事

吳欣盈從政 母親:妳不是家族第一人

台灣民眾黨今(19)日上午宣布,新光金控大公主、新光人壽副總經理吳欣盈為該黨提名的不分區立法委員,名列第七。吳欣盈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父親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先前得知她想投身政治時,「非常吃驚」,但仍尊重女兒的決定;母親許嫺嫺則用「妳又不是第一個啦」,勉勵女兒勇敢追求夢想。

日期:2019-11-20

財經時事

台新金、新光金提前透露「評估合併」 證交所:「誇耀性及廣告宣傳」,罰款10萬

台新金與新光金評估合併,是今年最受矚目的金融議題。但,兩家金控因提前對外揭露併購標的,今天遭證交所罰款10萬元!

日期:2022-06-27

產業時事

50多年來頭一遭! 新光金改選前家族分裂 老二、老三為此槓上大哥

新光金控將在6月董監改選,卻首次出現家族分裂,各自提出董事名單;背後目的是要讓吳東進明白,「要好好認真經營,因為有人在監督著」。

日期:2020-05-06

產業時事

「若能當第1,為何要當第4」新光金招親殺出中信金,小心擦槍走火?一文解析「新新併」各方盤算

若台新金和中信金都有意併購新光金,到時都要面對異議股東抵制,沒處理好,不是重演一齣「彰銀僵局」,就是再來一套「鑒機奇襲」。

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曾與國泰爭高下、王永慶都沒他有錢!新光金賣掉信義區祖產,如今卻股息發不出...吳家兄弟爭權內幕曝光

新光金長期經營績效不佳,5月單月虧損竟高達16.11億元,股價長期維持在9元的水餃股狀態;昨(9)日召開股東常會改選董事會後,未來將由改革派大股東洪士琪主導,吳東亮人馬陳淮舟擔任新光金董事長。對此,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散戶們對現任董事長吳東進已經忍無可忍,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也趁此機會捲土重來,瞄準經營權。

日期:2023-06-10

產業時事

身為大股東不會反對研究合併...新光金吳東進開3條件:若是台新金吳東亮來談,得要這樣做

針對新光金控與台新金控合併,前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首度提出三條件,一是合併必須以新光800萬客戶、40萬名股東及1萬多位員工的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二是應依法合規,必須先有具體要約、雙方簽署無拘束力的意向書、由獨立董事成立特別委員會審議評估;三是新柏指派三席有利害關係的董事在討論合併案時,應利益迴避。

日期:2022-09-01

產業時事

新光金控宣示2030辦公據點淨零排放 Epson節能列印協助減少60%用電量

呼應全球淨零趨勢,台灣已於2022年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希望藉由創新技術的推展與應用,在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等四大面向貫徹低碳轉型,因此節能減碳絕非製造業才需要積極面對,而是所有企業不容忽視的永續經營課題。

日期: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