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8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抱歉,先生,我們不收現金!」21世紀數位支付下的荒謬:除了供需,我們還必須解決供需的供需

基礎經濟學教科書開頭那幾頁所描述的場景,不禁讓人聯想起《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情:立場對立的兩幫人馬─買方和賣方─前者擁有金錢,後者則擁有貨物或服務,雙方展開了緊張的對峙。期間買方反覆檢視需求曲線,提出他們願意購買的條件,而賣方則仔細打量供應曲線,提出他們願意出售的條件。在曲線相交處,買方與賣方終於達成合意,買方交出一定數量的錢,從賣方那裡取得等值的貨物。而這個和氣收場的成交點就是市場價格。

日期:2023-09-21

投資理財

上市櫃更名潮/創源生技→訊聯基因數位…以母品牌「訊聯」為新品牌,握3大核心優勢開展新局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創源生物科技」(4160)在今年更名升級為「訊聯基因數位」,其公司主要三大核心優勢業務為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基因醫學/精準健康以及數位醫療/智慧研發,公司也將產前篩檢業務邁入基因時代,要開創新科技、新服務。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產官學齊聚 共探數位與經濟 以數位經濟、全球永續兩大主軸,邀請專家分享產業掌握商機的關鍵

數位浪潮日新月異,產業如何掌握商機?首屆「臺灣數位經濟全球高峰論壇」於14日在台北美福大飯店二樓國際廳舉行,由國會與國家產業全球發展促進會與工商時報合作舉辦,臺灣地域雖小,在國際間享有科技島的美名,透過各場次專家貴賓講師分享寶貴的知識經驗,期盼引起更多關注,擴大論壇效益。

日期:2023-09-19

產業時事

廣達、台達電、中華電…市值代表競爭力,誰能站上1兆台幣關卡?謝金河點名他們最有可能

市值代表競爭力!給郭水義按個讚!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公開表示,只要中華電信市值不到一兆台幣,他和總經理林昭陽就不加薪!這則新聞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不過,卻引發我的高度注意,我對郭董事長的發言很肯定。

日期:2023-09-18

職場生活

不是生在豪門權貴就是名媛!禮儀老師直言真假名流差異:賺錢不需要文化教養,但是花錢需要文化教養

「名媛」是一個境界。有錢,有名,不會自動升等成為名媛。人的起跑點是註定的,但是終點是自己決定。提升自己的材料公平地在每一個人的身邊。

日期:2023-09-15

職場生活

教室無邊界,學習穿時空 教育部辦理中小學數位學習論壇

受疫情影響,數位浪潮加速席捲全球,各國均致力推展數位學習,教育部於今(1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教室無邊界 學習穿時空 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論壇」,除了呈現數位學習推動成果,並邀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研討中小學數位學習未來推動方向和策略,吸引公部門及民間單位代表參加。

日期:2023-09-13

職場生活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成立20週年!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成為未來趨勢,守護民眾健康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欣迎成立20週年,日前舉辦「健康管理新時代 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成為未來趨勢」論壇,院長吳明賢致詞表示,健康管理已經開始邁向一個新的時代,人工智慧與醫療大數據的結合,更為智慧醫療帶來新的發展。而訴求智慧、科技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人性,就像長輩為什麼願意花錢買地下電台的保健食品?其實他們買的不是產品,而是「關懷」。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不僅要用世界標準守護民眾的健康,更需要設身處地為民眾著想。

日期:2023-09-06

投資理財

2023年 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 勤業眾信:馬來西亞企業齊聚 與台灣資本市場互利共贏

隨著東協地區經濟持續崛起,台灣資本市場正逐漸成為東協企業追尋新機遇的焦點。在這個全球經貿格局的大背景下,「2023年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日前於馬來西亞隆重登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陳永誠、永豐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士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李東峰以及Cheng&Co Group董事長蔡复和,攜手引領業界先進交流與深入探討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與特點等發展前景,為東協企業邁向台灣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合作和可能性。

日期:2023-08-31

職場生活

他多次被裁員、58歲「被退休」,79歲還能找到工作:求職像買車,客人只買普通汽車,就別推銷法拉利

「中高齡才不會找不到工作,你看我都還找得到工作!」現今79歲的李益恭自信說道。他退休後再就業,從事104職涯諮詢輔導工作,3年多來已輔導逾800人,也創造自己的輔導專案,闖出一片天。超高齡就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傳承經驗,也鼓勵每一位中高齡求職者準備好自己,成為職場高年級新紅人。

日期:2023-08-22

職場生活

衛教篇》台灣成人每三人就有一人血糖過高 為什麼?怎麼治?會好嗎? 專家解答診間糖尿病三問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日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