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財經時事

來自立陶宛的感謝信 「87筆善款全來自台灣!」

繼美國、日本贈台疫苗後,22日立陶宛政府也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暢銷作家張瀞仁28日在臉書以「來自立陶宛的感謝之一」寫道,收到立陶宛高風險懷孕中心來信,對方表示收到87筆捐款全部來自台灣,令機構人員驚喜又開心:「你們的善款也將拯救立陶宛人的生命,非常感謝!」。

日期:2021-06-29

財經時事

乞丐疫苗兩邊論戰,全島炸鍋 謝金河還原真相,剖析這局「形式上是人道,裡子一定是政治」

台灣的疫苗地圖這張中央通訊社列製的圖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也把這一段時間的台灣因為疫情出現破口,造成疫苗焦慮,甚至引發政治攻防角力,說得清楚。

日期:2021-06-29

產業時事

除了捐贈台灣2萬劑疫苗 立陶宛還做了這2件事 讓中國怒嗆:圖謀不會得逞!

6月22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將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預計於9月底前運抵台灣。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上寫道,他很自豪,能和台灣人民團結一致,對抗疫情,「熱愛自由的人,應該互相關照。」不過,上述情況,立刻觸動中國敏感神經,也讓立陶宛和中國之間的新仇舊恨浮上檯面。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評論直言,立陶宛一系列挑釁行為,幾乎觸碰了中國所有紅線,恐讓自己「沒有出路」。

日期:2021-06-24

全台防疫報導

聽到是台灣需要,日本醫院:「那先給台灣吧」!組合式負壓隔離艙明天抵台

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今(7)日透過臉書貼文指出,日前募資購入的負壓隔離艙,明天將有10座先抵台。林佳龍還透露,原本日本有幾家醫院已經下訂,但聽到是台灣需要,便說「那先給台灣吧」,自願把自己的訂單延後。

日期:2021-06-07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335、死亡36》苗栗75例超過北市! 指揮中心:京元電「外籍移工」停止上班、薪資照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

日期:2021-06-06

產業時事

幕後》日本疫苗火速抵台,124萬劑AZ疫苗「及時雨」的3個神秘推手

6月4日下午1點58分,日本政府無償支援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由日本航空JL809班機運抵桃園機場。這批疫苗,對急於控制疫情的台灣來說,就像是場及時雨;而促成這場雨的,除了台日兩國長期的深厚情誼,也包括友日台灣政治人物的努力。

日期:2021-06-04

全台防疫報導

爸媽別再崩潰了! 行政院將推「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每人1萬元 特定中小學生的家庭受惠

各位爸媽,防疫在家工作期間,你吼過小孩了嗎?全台停課後,許多家長工作、小孩兩頭燒感到分身乏術,為人父母壓力幾近爆表。為減輕家長防疫期間育兒負擔,行政院今(28)日推「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針對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與國、高中特教學生的家庭,討論防疫期間一次性定額現金補貼。不需臨櫃申請,只要線上填好相關資料,就直接匯入戶頭。政院人士表示,初步規劃每人補助1萬元,約有250萬人受惠,預算約250億元。

日期:2021-05-28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紓困4.0出爐! 企業貸款加碼1000億、再推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 「個人、產業紓困懶人包」一次看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自5月15日單日突破百例以來,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介於200~500多人,截至26日累計確診人數達6091人。面對疫情衝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起,宣布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於25日又再度宣布延長至6月14日。有別於去年國際疫情衝擊台灣傳統製造業、航空業及旅館業等首當其衝,此次以內需型產業影響最大,行政院今拍板紓困方案4.0,聚焦在協助個人與中小型企業度過難關。行政院長蘇貞昌於行政院會會中表示,下週一(31日)立法院三讀後,週四(6月3日)行政院院會拍板後,隔天(4日)可以先行核發、補助的就即刻上路。

日期:2021-05-27

全台防疫報導

曾逮染疫竊賊! 萬華最大「西門町派出所」淪陷... 員警1確診、快篩1陽性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儘管萬華屬於重災區,萬華分局卻一直保持零確診的狀態;然而,近日卻爆出該區最大的「西門町派出所」也淪陷!由於西門町派出所員警曾逮補一名確診的竊盜現行犯,導致員警也被感染,其中另有一名員警也快篩出陽性,雙雙被緊急送往飯店隔離。

日期:2021-05-24

產業時事

四千萬補助不要了! 國際金獎人才搖籃拋棄一切 台灣漫畫CCC團隊爆出走潮 文策院做錯什麼?

曾協助眾多新銳漫畫家跨出第一步的《CCC創作集》編輯團隊,因為缺乏信任,決定不再與官方合作。肩負帶動文化產業健全化的文策院,應該從這起紛擾學到什麼啟示?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