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出生望族、刺殺蔣中正流亡日本40年包餃子致富、散盡家產撐台獨....史明103歲傳奇謝幕

20190921編按: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先驅史明(本名施朝暉)於昨(20)日晚間11時09分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享壽103歲。史明是左派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試圖暗殺蔣中正,之後亡命日本40年,一邊賣水餃一邊推動台獨運動,寫下「台灣人四百年史」,晚年回台仍熱衷參與社會運動,一生傳奇,被尊稱為台獨歐吉桑。

日期:2019-09-21

今選頻道

三度戰勝癌症、95歲持續挑戰馬拉松「沒死的話,我一定會再來!」終點站前,我們相互扶持

老人醫學的相關研究當中,最有力的發現是社會關係強的人,在晚年特定期間內的存活機率提高百分之五十。社會網絡對人類帶來的效果,比運動更強,甚至和戒菸差不多。癌症病人的研究也顯示,身邊有朋友陪伴跟孤單者相比,前者病情加重的速度比較緩慢。

日期:2019-09-02

財經時事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騎機車?他來台2個月發現:不只是貪便宜,還有這5大原因

那麼為什麼騎機車是台灣交通方式呢?以上講的是為什麼今天會有那麼多台灣人騎機車,但這個傳統是從哪裡來的?了解這個,需要了解台灣的歷史。

日期:2019-08-22

職場生活

中英日三聲道 台灣劍道女孩的日本求職攻略

關玉婷認為,台灣人才的優勢在於專業與語言能力,日商來台招募,大多是鎖定理工專業人才,而語言能力更是台灣人的強項,例如英文能力與發音平均優於日本人、比較敢用英語溝通表達,再加上中文與日文,能以三語建構職場上的強大優勢。

日期:2019-08-19

財經時事

颱風一來,全島氣氛都變了!日本人眼中的台灣人:颱風不可怕,只怕沒放假

本書作者酒井亨於2000年移居台灣,在台灣定居超過12年。因熱愛台灣也了解台灣,決定把自己觀察到的「台灣人精神」,一口氣統統寫出來。

日期:2019-08-07

職場生活

用種苗行銷台灣!農業工作也可以很國際

許多人談到台灣農業,都會下意識認為是不容易走出國際的本土產業,就算有許多媒體報導台灣香蕉、芒果等農產品成功外銷日本等國,也常被認為是難得的成果。不要太驚訝,其實有這麼一群人在大家沒注意的時候,已經把台灣的農產品默默賣到過全世界140多國,固定往來的客戶最少也遍及85個國家。

日期:2019-08-01

職場生活

放寬移民政策、祭出特殊簽證 台日修法拚利多 卡位獵專才

「過去十年來,對於外籍生核發永居權的比率超過八成。」這是新加坡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去年二月在國會備詢時,所提及的人才政績。

日期:2019-07-10

產業時事

把移工當人才,而不是奴才!引進海外勞動力,日本最值得台灣借鏡的一堂課

同為高齡化國家,並對海外勞動力依賴加深,面對日本打開移工大門,對台灣來說也是一道警訊。「日本工資普遍較高,還遠赴柬埔寨找人,台灣未來恐怕難找到移工。」農委會祕書蔡佩君苦笑說。

日期:2019-06-06

競爭力

「生下來就要照顧到死」日本76歲前高官殺44歲啃老兒悲劇:繭居族是家人造成的嗎?

日本6月1日發生76歲父親殺死44歲親生兒子的人倫悲劇,一名曾擔農林漁產省次官及駐捷克大使的官員熊澤英昭,疑似不滿44歲長子長期啃老,有暴力傾向,整天宅在家打電動不工作,每月玩遊戲花費高達30萬日圓(約台幣8.8萬),還曾嗆父親「擅自把我生下來就要擔起照顧責任到死前最後1秒」,父親擔心情緒異常有暴力傾向的兒子對附近學童不利,決定大義滅親。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家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父母既擔憂又自責;當事人也懊惱自己無法克服對人際互動的恐懼,深受繭居狀態之苦。由於繭居不是疾病,精神科藥物完全無效。心理諮詢、就業與就學的社會支持,以及家人的信任與鼓勵,才是促使當事人脫離繭居生活的關鍵。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繭居族?作者田村毅為專精家族治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依據多年接觸繭居個案的經驗,他發現,家族治療是協助繭居者的關鍵方法。

日期:2019-06-04

今選頻道

自由行教我的事:每一個選擇,都是渴望,或想要彌補的遺憾

一直喜歡看勵志、溫馨的日劇,每晚睡前一集是重要的娛樂及家庭時光,所以不知不覺間對近年來多數的日劇演員一點兒都不陌生;而這一點,在我的日本自由行的旅程中,發揮了微妙的作用。

日期: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