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9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想再生一個陪老大?家庭醫師逆風發文:看多了兄弟姊妹反目成仇,不要「勉強生艱苦養」

在政府拼命鼓勵大家多子多孫的時候,我真的很「逆」!不瞞你說,當病人來告訴我:「我想再生一個孩子,小孩才有伴,不會孤單。」總是會收到我:「請務必慎重考慮」的警訊。

日期:2020-08-31

競爭力

「孩子看到我像看到仇人一樣」學霸兒子突然宣布休學,她回顧過往無數事件懺悔:我是最失敗的母親

最近看了一本新書,叫《媽媽的悔過書》。韓國作者李柳南,既是積極爽朗的校長,也是受人尊敬的教師,「只要是她負責的班級,總能拿到第一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外人看來優秀幹練的女強人,回到家裡,卻要面對一雙高中休學、只知道上網打遊戲的「廢物」兒女,甚至被孩子視為仇敵,動輒干戈相對。究竟哪裡出了錯?李柳南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並寫下了這本悔過書,「不是只有孩子要寫悔過書,假使大人做錯了事,也應該要寫悔過書。」內容情真意切,也給正處歧途的家長敲響了警鐘......

日期:2020-07-28

競爭力

爸爸縱火自焚、媽媽一臉刀疤...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從小被叫「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好好長大是需要運氣的

編按:作者文國士(國國老師)的爸媽都是精神病患,在療養院一見鍾情,婚後生下了他。「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我會發病嗎?」是他最大恐懼。8歲以前與爸媽同住,但他倆最常出入的地方是國軍八一八醫院(現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台北市立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前身),遭電療、綑綁、隔離……直到他近8歲,爸媽都住進專門收容精神病友的榮總花蓮玉里分院,自此沒離開。「爸媽都是精神病患」是跟著文國士長大的烙印,旁人的排擠、畏懼有如凌遲,羞恥感揮之不去,年少的他只能化身成張牙舞爪的獸,保護自己。他由奶奶撫養長大,領低收入戶補助,住過育幼院,國中念了兩間學校。他曾一度放棄自己,吸毒、飆車,差點殺人!後來從高職重考上台北市立復興高中,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從小受盡譏諷和辱罵:「那個肖仔的小孩!」,而今他說:「我要超越我的出生,活出自己的名字。」他翻寫了命運,成為教育組織TFT「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第二屆教師,「陳綢兒少家園」的生活輔導老師。有人質疑他:「爸媽都有精神病,你這樣還能當老師嗎?」但正因背著這宿命,走過惶惑,他更深刻懂得:好好長大是需要運氣的。他但願成為孩子們的幸運。

日期:2020-05-05

產業時事

陳時中「這番說法」讓他差點昏倒! 沈富雄提解除社交距離等3建議:別墨守成規

由於台灣的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有趨緩跡象,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7)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到,國內疫情有可能於6月底告一段落;對此,前立委沈富雄直言,自己聽見防疫要到6月底才能放鬆的說法差點昏倒,他並提出解除社交距離等3項建議,呼籲指揮中心團隊應適時收割防疫成果與民共享,不要墨守成規。

日期:2020-04-28

投資理財

留住農村好水好田 自產光電 里民當起賣電頭家

嘉義縣大林鎮偏僻的明華社區,二○○七年起透過各種環保減碳作為,建立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光榮感。現在,他們又成立發電合作社,進一步對環境貢獻一己之力。

日期:2020-04-15

今選頻道

年輕亂投資、開酒店搞到欠債跑路 龍劭華:投資自己卡實在

20210914編按:金鐘視帝龍劭華晚間18:56,在高雄八五大樓突然昏倒,救護人員抵達時,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由119在19:25送至阮綜合醫院急救,到院前OHCA,20:09宣告死亡,享壽68歲。由於龍劭華有多年糖尿病病史,醫師推估死因應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或腦溢血有關,才會發生猝死。2019年才拿下台、日影帝的龍劭華,年輕時是個荒唐浪子,毫無金錢觀念,回頭後認真投資本業、充實演技,演藝之路反而愈走愈寬廣,今晚突然傳出噩耗不勝唏噓。

日期:2020-02-27

競爭力

「唐寶寶兒子救了我的命...」一封給天下父母的懺悔信:不會讀書不代表「沒有用」

兒子從小沒有用,為了叫聲媽,教了一萬遍,想不到竟然是這個沒有用的孩子救了她的命。

日期:2020-02-19

職場生活

活得像玫瑰般絢麗 香頌女伶一生傳奇

被稱為「法國小雲雀」的琵雅芙,用歌聲形塑了一個美好時代。她所演繹過的法國香頌,被譽為最能代表巴黎的靈魂;她充滿戲劇性的瑰麗人生,更成了不朽傳奇。

日期:2020-02-19

投資理財

40歲後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吃雞排也中槍...7種會讓人變窮壞習慣,你中了哪個?

我發現一個現象,同樣是白手起家的朋友,在40歲之後開始出現「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趨勢。這裡彙整了我看到的報導、資料,你可以拿身邊的「窮朋友、富朋友」來驗證,也可以趁機自我評量,看看自己是不是「高危險群」......

日期:2020-02-10

幸福熟齡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下無限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日期: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