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哪種人會在30幾歲破產?從人生勝利組衰落只要一瞬,一個中產家庭被消滅:人近中年最怕誤踏2大坑

職場上有個說法是,你要嘛即將進入35歲陷阱,要嘛已經深陷其中。可見,35歲陷阱是多少職場中年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日期:2023-10-05

產業時事

柯文哲、賴清德都用它!工程師選議員震驚「台灣募款工具太難用」,自建系統3年收服各大政黨

這家新創公司,成立短短3年,就在政治募款闖出一片天,更成功打破黨派藩籬,讓柯文哲、賴清德的競選團隊都成座上賓。它,究竟如何辦到?

日期:2023-10-02

職場生活

亞運第四面金牌!許皓鋐連敗世界前三強 奪下台灣第一面亞運圍棋冠軍

圍棋並無官方世界排名,許皓鋐在Go Ratings網站的非官方世界排名第35,8強賽面對世界排名第2的南韓朴廷桓贏半目,4強賽再以半目之差淘汰有「申工智能」之稱的世界第1申真諝。連過南韓兩大山脈後,金牌戰面對世界第3的柯潔,成為奪金路上最後一顆墊腳石。

日期:2023-09-28

投資理財

存股是什麼?2023有適合推薦投資的嗎?學會看指標,包準輕鬆學會怎麼買!

近幾年,存股旋風席捲臺灣。許多投資達人以親身經歷推廣存股優勢,持續買進一檔好股票長期持有,就有機會年領百萬股息,實現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目標。但你了解存股是什麼嗎?或者你真的懂得該如何投資存股嗎?透過本篇一次完整分析,從指標、標的完整說明,讓你輕鬆了解存股、學習投資理財!

日期:2023-09-22

產業時事

92歲媒體大亨梅鐸退休,福斯、新聞集團董座全都交棒長子:他是個熱情、有原則的領導者

媒體大亨梅鐸70年職業生涯打造出一個巨型保守派全球媒體帝國,形塑了各大洲的政治,如今他宣布將交出福斯公司、新聞集團董事長職務,兒子拉克蘭11月將接棒成為唯一董事長。

日期:2023-09-22

職場生活

他跟在趙藤雄身邊學會「凡事要留退路」,力麗觀光董座蔡宗易的人生3次轉彎:每天都在歸零

因為母親的一句「讀軍校,你會一輩子不自由。」蔡宗易的人生轉了個彎,大學念社會系,退伍後進入力麗紡織,從基層拚到董事長特助。其後跟在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身邊,直到2016年再度回鍋老東家,擔任力麗觀光董事長。力麗集團董事長郭銓慶當時交給他兩項任務,一是評估高雄、杭州兩家不賺錢的飯店,是否要繼續投資?二是負責宜蘭力麗威斯汀度假酒店開幕。他加入力麗觀光後從零拚出好成績,2018年、2019年營收破5億,直到疫情爆發才由盈轉虧。今年10月,日月潭力麗溫德姆溫泉酒店開幕,要在競爭最激烈的南投,與頂級飯店拚搏。

日期:2023-09-21

職場生活

半導體研發副總一句「實力輸台積電」被打入冷宮...54歲中年失業:中國有缺不想去、薪水太高台灣請不起

替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就是職涯邁向高峰的保證?曾任半導體大廠資深副總的Robin,協助公司晶圓產能創新高,開發銅製程讓公司獲得SEMI半導體卓越獎,技術精湛卻不善人際與管理,後期碰上母親生病,2020年他以盡孝道說服自己退休;母親離世後,他在2021年的54歲中年重回職場卻處處碰壁,中國有缺但他不想去,之前的薪水太高但企業請不起,進入中年企業覺得太資深….。Robin的人生和職涯從此大轉彎,改當半導體技術顧問、自行接案IC設計、當科技部顧問/台灣捐贈捷克3D口罩生產設備訓練講師、帶海外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研究生做天線及射頻IC設計,不賣肝、不管人的技術專家,更快樂!

日期:2023-09-14

職場生活

Google、蘋果…5大科技巨頭薪資誰最狂?這家菜鳥工程師年薪近600萬,最高「超過2千萬」

現代人的生活基本離不開Google各種服務,從搜尋引擎、電子郵件Gmail到地圖、YouTube都是,這麼厲害的公司到底薪水有多優渥呢?市調機構Blind發表關於5大科技巨頭的薪資報告,顯示Google工程師薪資最高,最差的是微軟和蘋果。而Google薪水到底多高呢?大學剛畢業的Google菜鳥工程師,基礎年薪就有18.4萬美元(約新台幣約590萬元),而Google工程師的最高薪資為71.8萬美元(約新台幣約2300萬元)。

日期:2023-09-08

產業時事

官員貪腐、沒水沒電、失業率三成 陷地獄級災難 金磚第五國大落漆 南非經濟崩壞實錄

今年八月下旬登場的「金磚五國」峰會,已經在南非風光落幕, 但是南非行政失能、經濟凋敝⋯⋯,各國領袖卻不在意,正是當前政治謊言連篇的最佳寫照。

日期:2023-09-06

職場生活

同1間公司待超過10年...37歲工程師的中年焦慮:新人成長這麼快,我將來被公司裁員怎麼辦?

阿哲,37歲,通訊工程碩士畢業後就進入了通訊產業,頭2年還跳了一次槽。後來,進入現在的這家企業,就沒再換過工作,已經10年了。這10年裡,他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做了一個又一個專案,成了部門裡能夠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在資料表的諮詢訴求中,阿哲的表達邏輯清晰,他寫道:最近這半年,我的工作狀態特別混亂,不知道接下來將要如何發展。雖然,我也知道現在的工作是不少人羨慕的。雖然,我也知道接下來可能又會有升職的機會。雖然,我也知道別人都是這麼做下來的。但是,我還是會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想到未來,一想起來,就會發慌:到底是該走技術,還是該走管理?這麼做的前途是什麼?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什麼才是屬於我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資料表的結尾,阿哲寫了一定要找我諮詢的原因:昂sir,我查到你的資料,知道你之前也做過工程師,雖然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但我覺得你一定能夠理解我。或許,你也進行過類似我這種情況的諮詢。希望你能幫幫我。我關了信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確實,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曾經的職涯經歷,而是現象背後的基本規律:職涯發展階段的延續性。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