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5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達賴喇嘛看香港局勢:和平溝通,勿讓憤怒影響判斷

香港民間自發「反送中」的示威行動,被港府定調為暴力活動,忽視人民抗議訴求,反而暴力鎮壓引起國際譴責。達賴喇嘛日前在印度北部馬納利接受台灣客家電視台專訪,針對香港動盪局勢,他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平對話,而不是讓憤怒影響人們的判斷。

日期:2019-08-17

職場生活

資深媒體人卜大中 莊嚴的玩笑

在媒體圈幹了四十年,月旦時事,幽默精闢。老卜現在雖患上帕金森氏症,手會抖,每天卻仍勤讀勤寫,試著把世界看得更清楚。媒體環境在改變,老卜依舊守著他的「自由」價值,並試著對世界傳達。

日期:2019-08-07

產業時事

G20前全球金融市場的「詭譎態勢」

G20峰會成為牽動全球經濟的關鍵,川普與習近平的會面能否為貿易止戰帶來曙光?美中雙方情勢是否朝向良性發展?不到最後關頭,還很難說。

日期:2019-06-26

職場生活

Netflix年底「颳台風」!獨家專訪Netflix韓國內容總監:不排斥台韓兩國合製

3年前,Netflix展開全球布局,位於亞太區的韓國和台灣亦紛紛上線;3年後,至今韓國Netflix不僅已設據點,從首部原創影集《李屍朝鮮》到由宋仲基與張東健主演、剛上線的《阿斯達年代記》皆引起許多討論聲浪。

日期:2019-06-14

產業時事

三位政商領袖 為畢業生 「重灌」普世價值

編按:發動「以鄰為壑」的貿易大戰、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縮緊移民政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種種顛覆作法備受爭議。在高來高去的國際政治、經貿博弈中,川普或許必須手段耍狠、心機算盡,但對於即將踏出校園、走進複雜世界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第一堂課,終究是要堅固著貼近普世價值的本質初心。於是,在二○一九年美國各大學畢業典禮的名人演講中,不時可以聽見受邀者有意無意地針對川普政策提出警醒。在哈佛,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畢業生以「世界主義」取代「孤立主義」;在麻省理工學院,富商彭博力促畢業生們關注環境永續,扭轉氣候變遷;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則以多元包容接納移民,為演說核心。三位領袖,雖然不是「川普粉絲」,甚至未來就與川普站在對立面,但他們所強調的合作、永續、包容精神,的確也是價值混亂年代更須抓緊的人生準繩。《今周刊》節錄以上三段畢業致詞,看見政商領袖對年輕畢業生的殷切期盼。

日期:2019-06-12

產業時事

台灣總統若與中國合謀 恐怕你也會離開

編按:當台灣慶祝端午時,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日期:2019-06-12

產業時事

為省錢修法 《法扶法》排富修對了嗎?

公視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法扶律師為弱勢者奔走的劇情令人動容,但現實上,今年三月《法律扶助法》修法,卻恐讓需要資源的人掉出法扶安全網之外。

日期:2019-05-02

產業時事

歐洲石油業轉型背後的訊號

化石能源主宰科技文明上個150年,也帶來氣候轉變的重大影響,在環境正義與維繫人類文明的前提上,綠色低碳新能源將是下個150年的新希望。

日期:2019-04-17

產業時事

以台劇當作最好的文化國防——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國際橋牌社》

90年代有一種說法,彼時剛剛解嚴,密集的國會全面改選節奏,使每次選舉都是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因為在一次次選舉結果的反覆確認中,台灣社會的民主和開放呈現一種螺旋式的上升,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存在。

日期:2019-04-15

產業時事

5天賣出17億票房 國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何在中國爆紅?

由演員劉以豪與陳意涵主演的台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中國颳起旋風,不但上映第5天累積票房達3.8億人民幣(約17.7億台幣),打敗《我的少女時代》,刷新台片在中國票房的新高紀錄,更創下10人進戲院有7人選擇看此片的風潮。

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