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58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力積電中籤明天掛牌就要賣?專家喊出這數字:砍太早會捶心肝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日前以每股49.88元承銷價,上市前公開申購抽籤,中籤率約3%,幸運抽中股票可現賺近3萬,雖然相當開心,但也有人開始煩腦上市首日是否有蜜月行情,究竟要賣掉,還是先抱著,等「養肥一點再殺」。分析師表示,力積電中籤投資人值得續抱,預期股價通常會漲到承銷價一倍,大約來到100元左右,此時上檔壓力會較大;此外,也可緊盯晶圓二哥聯電的腳步再做決定。

日期:2021-12-05

產業時事

美國強逼商業機密不保?「最大股東」急電 台積電回覆了

美國商務部上周召開半導體峰會,遭到韓媒爆料包括台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必須在11月8日前提交機密資料,引發各界矚目,國發基金身為台積電最大股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30)日表示,董事會是一季召開一次,也許在下次董事會公司會進行說明,在未來也將在不影響保密協定的情況下對外說明。龔明鑫也在會後致電,台積電回應絕對不會透露個別客戶之商業機密。

日期:2021-09-30

產業時事

聯電11天飆六成 當年的晶圓雙雄16年來為何步履蹣跚?

當大家都關注台股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市值不斷改寫新高、股價屢創驚奇之際,另一家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近期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聯電與台積電過去號稱「晶圓雙雄」,30多年前,聯電的股價曾漲到188元,台積電上市後兩家的獲利表現與股價始終在伯仲之間,堪稱當時科技佳話。只不過,30年過去,台積電市值破10兆元,是聯電的36倍,股價是16倍,不禁要問,兩家都專注晶圓代工,為何如今成就大不同?

日期:2020-08-06

產業時事

聯電涉竊密案挨罰1億 交大科法教授分析「台美法制的差異」

晶圓代工廠聯電遭控竊取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營業秘密,台中地院昨 (12) 日一審判決出爐,聯電前員工何建廷、王永銘,及協理戎樂天,遭判處4年半~6年半不等有期徒刑,聯電則遭處1億罰金。對於判決,美光表示感謝,聯電指出將提起上訴。對此,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志潔,今(13)日凌晨於臉書發文表示,雖然還沒有看到台中地院全部的判決理由,但還是可以從中看出台美相關法制的差異。

日期:2020-06-13

產業時事

台積電叛將沒力? 貿易戰害慘…陸晶圓代工大廠重摔

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台積電前研發處長、現任為中芯執行長的梁孟松帶領下,並在去年宣布突破14奈米FinFET製程,也在今年打造出大陸首顆FinFET製程晶片,並先後邀請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前研發處長楊光磊擔任獨立董事,為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然而,受到陸美貿易戰衝擊,客戶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今年中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15.2%,由盈轉虧。

日期:2019-09-04

產業時事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自爆20年前曾來台主持開發者大會、感謝台廠幫忙度過缺料

因為疫情所致,台灣科技業重要年度活動Computex改由線上的形式展出,而開幕Keynote也在31日由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揭幕,其中上任不到半年的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也意外現身影片中,他在演講中感謝台灣供應鏈夥伴之餘,也不忘推銷公司的「IDM 2.0」策略。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力晶拚再上市 該抱還賣?

根據太陽神未上市財經網,力晶五月十五日的最佳買方價格,每股二十六.四元,相較於二○一二年底下櫃前的最後成交價○.二九元,已有雲泥之別。撇開飽受爭議的部分,力晶從谷底重新爬起的故事,無疑是個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日期:2018-05-17

產業時事

明年Q1庫存仍高!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再掀降價潮,最高砍1成…IC設計業曝:僅台積電要漲價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再掀降價潮,IC設計業者透露,明年首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價格降幅最高逾一成,是此波報價修正以來最大幅度,不僅願意降價的廠商增加,更一改先前僅特殊節點價格鬆動態勢,有朝全面性降價發展的狀況。台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主要廠商包括聯電(2303)、世界、力積電等。業界認為,晶片市場仍有高庫存待去化,即便報價修正,仍無法拉高IC設計廠增加投片量的意願,導致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呈現產能利用率與報價「雙降」,明年首季會有晶圓代工廠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面臨五成保衛戰、甚至陷入部分產品線開始虧損的壓力。

日期:2022-12-26

產業時事

為何台積電、聯電到中芯都進軍成熟製程? 三大原因及警訊全解讀

在晶圓代工漲價的趨勢持續下,龍頭們紛紛擴產,新產能多集中在明年下半年與後年開出。但在這場瘋狂擴充產能的競賽中,供不應求的狀況能否持續,晶圓廠榮景又有多長?

日期:2021-11-17

產業時事

聯電的「陸客」紅利不再!中國官方砸150億助中芯背後,台灣半導體業者該省思的事

為什麼一則中國官方基金的投資新聞,被認為將衝擊台灣晶圓代工二哥?當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半導體,身在台灣的我們又該如何去思索這一局?

日期:2021-12-01